品已经入仓,瑞典那边派来的使者还在驿馆等着?”
“回陛下,使者带了二十匹纯种雪蹄马,说是瑞典国王的贺礼。” 布木布泰接过宫女递来的热茶,“只是他们反复打听,咱们在波罗的海沿岸修的船坞何时完工。” 她顿了顿,眼波流转,“昨日臣妾听军情局的人汇报,这个冬天,波兰一直在基辅一线修建工事,那些哥萨克骑兵在边境线上天天挑衅。”
朱由校抬头望向西方,那里的天际线隐约可见新建的了望塔。年前明军攻占基辅时,他还在产房外听着布木布泰的阵痛声,如今战线已推进到明斯克,捷报像雪片般飞来:斯拉夫第一军在书库尔岱青的带领下,用土尔扈特人的马术,俄国人高大威猛的巨斧,配合明国的火枪、炮阵,把克里米亚汗国的游骑兵赶回了半岛;西征的明军在基辅周边与波兰贵族的翼骑兵对峙,双方的斥候每天在第聂伯河两岸互相试探,河面上漂着的箭羽和弹壳,在春日里泛着冷光。
宫墙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那是新组建的克宫护卫队的士兵在换防。他们穿着明式军服,却保留着传统俄国人的围脖,队列经过时,领头的军官抬手行礼,鎏金的军徽在阳光下晃眼 —— 那是朱由校亲自设计的图案,左边是龙纹,右边是展翅的雄鹰,象征着被纳入版图的各族。
“十八皇子的名字,陛下想好了吗?” 布木布泰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朱由校低头看着怀里孩子熟睡的脸,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就叫朱慈焱吧。” 他轻声说,指尖划过孩子的鼻梁,“火华也,从三火,凡焱之属皆从焱,以冄切。”
露台的香炉里,檀香与松烟缠绕着升起。远处的红场上,商贩们已经支起了摊子,明国的瓷器与俄国的皮货摆在同一货架上,穿长衫的掌柜用生硬的俄语和斯拉夫人讨价还价。两年前饿死过人的贫民窟,如今盖起了整齐的砖瓦房,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在蓝天下连成一片,像给这座城市系上了温暖的腰带。
忽然,快马的蹄声从宫门方向传来,一名驿卒翻身下马,举着染尘的奏报穿过广场。朱由校知道,那应该是前线的消息 —— 或许是瑞典使者的答复,亦或许是波兰军队的动向,又或许,是新的疆域上,又升起了一面明字大旗。而他怀里的朱慈焱,在这充满希望的春日里咂了咂嘴,仿佛已在梦中,触到了那片正在无限延伸的帝国疆土。
“启禀皇爷,库尔斯克发现了大型的铁矿!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吴彤满脸喜色,声音都有些激动地向朱由校禀报着,“而且,艾哈迈德院长还特意派人来汇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