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求娶公主之事,刘徽表明了态度,不和亲。谁乐意和亲谁嫁谁娶。
其他的人,李蔡是同意的,而汲黯倒是难得反对。
“当年与匈奴和亲,要的是换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乌孙国连大汉三千兵马都挡不住,难道他们来求娶我们公主,我们就应该答应?谁家嫁女儿不挑挑的?何况是大汉的公主。”想汲黯从来是同意和亲的主儿,难得听到他反对的声音,一个两个都以为自己听错。
可是,拿嫁女儿来比喻和亲事宜,对乌孙国看不起,不同意需要把公主嫁到乌孙国去,谁听清都觉得是那么一个理儿。
“听闻乌孙国那儿也向匈奴求娶公主和亲。”这时候有人站出来道出此事,霍去病望向那人问:“你从何得知?”
对的,那么大的事,刘徽在西域都不曾耳闻,长安的人倒是知道了。
那一位急忙出列解释道:“是乌孙使臣对外说的。”
打的何种主意,在场的人都明白。
奇货可居吗?
认为乌孙也向匈奴求娶匈奴的公主,这样就能让大汉也把公主嫁给他们?
“那就让他们娶匈奴公主去。”主父偃在此时开口,人站了出来极为不屑的道:“两边求娶,难道还想让我大汉为和亲一事再跟匈奴打一仗?乌孙居心叵测。”
此言不虚,放出消息的人本意为何?怕是另有盘算。
大抵无非是对大汉不满,想打大汉的脸。亦或者挑事,挑得大汉和匈奴再战,要是能让大汉和匈奴都损失惨重,再好不过。
“匈奴大单于自归于匈奴之后,抢掠西域多少次?”刘彻一转头问起霍去病,霍去病答道:“我回长安时听报大肆掠夺有十次,小抢不计其数。”
损失惨重的匈奴怎么可能不想方设法的补回来。
抢大汉是不成,他们不是对手。但西域各国,一个两个没有一个是匈奴的对手,将西域各国视为粮仓的匈奴,只要确定大汉不追他们,自然是放开的去抢。
霍去病感慨道:“每一回匈奴都满载而归。”
眼中的跃跃欲试,让刘彻想起刘徽曾经说过的话,或许他们可以学学匈奴,抢完就跑。
大汉不抢,看,匈奴抢得可欢实了。
刘彻警告的瞥过霍去病一眼,无声的提醒他少动歪心思。
霍去病撇撇嘴,动心思的人不是他呢。而是刘徽。
不过,匈奴抢得那么狠,刘徽不打算在其中做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