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可以瞒得住卫子夫一辈子?
既然刘徽敢做,就该料到会有让卫子夫知道的一天。
如果刘徽那样的害怕卫子夫担心,就不应该做下。
刘徽无可反驳,但对刘适,刘徽也好奇,她为何要将此事告诉卫子夫。
刘适把事情捅到卫子夫的跟前,而没有跟刘徽提过半句,因为她再清楚不过,她没有任何说教刘徽的资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有些事如果是由刘适来说破,刘徽会不满。
卫子夫绝口不提,刘适急,却也明白,卫子夫都不提的事,她是不可能劝得了刘徽,只能闭嘴。
至于此,刘适学会了闭嘴,无论心中对刘徽把自己的命分给霍去病一半的事有多不认可,她都不得不忍下,思量将来再寻一个合适的机会,解决此事。
逆天改命一事,非等闲可成,想要拨乱反正,同样不是想就能够做到的。如果得不到两人的同意,外人无论如何肆意为之,都不可能。
刘适闭了嘴,对上刘徽审视的目光,不要脸的提醒刘徽,母亲是早应该知晓此事的人。
刘徽警告刘适,她的事,她不说的,刘适以后少提。
卫子夫知晓的后果只能是担心,看把卫子夫愁成什么样了?
结果刘适回了一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刘适,让刘徽端是头痛,她能够感受到刘适的不满,不满于她?
刘徽拧起眉头,她自问对刘适能做的,能给的,都做了给了。不满于她?
刘徽不知刘适的不满因何而起,能做的独一样,让刘适想想是待在长安,还是再跟她一道去河西。特意叮嘱不许气卫子夫。
结果,刘适冲刘徽提一句,她想去封地呢。
正好,先前刘彻不是让各诸侯都往封地去吗?她既无心嫁人,只想去封地去逍遥自在过她的日子。
刘徽一瞅刘适和卫子夫的关系,又想了想霍去病,去吧去吧。
事情已经议定,等刘徽和霍去病一走,刘适也离开长安,去她的封地。
此事,卫子夫的态度是由着刘适,全然的由着她。
“阿适的事,你为国事已经操多了心,她是你妹妹,不是你的责任,而且,她都长大了,你以后无须过多偏袒于她。她去了封地,无论她做什么都好,你莫要管。”刘徽打量不见刘适,一直没有作声,卫子夫特意嘱咐一番。
刘徽没能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