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连问都来不得及问上一问,每日就忙着朝堂上的事,你要学着帮衬。”卫子夫说到这里不由一顿,帮衬,刘据能帮衬上吗?
“母亲,说帮衬言之过早。听政,在于听。”刘据不认为自己能够帮刘徽了,还是乖乖的多听多看吧,别把自己看得太厉害。他连刘徽的皮毛都比不上。
比起刘据的镇定,朝堂上听闻刘据开始听政的诏书,朝臣们都一愣。
十二岁的太子开始听政,一听是刘徽提出来的,有臣子不太认同,还是认为刘据该先读书,多读书,多听圣人教导,如此一来才能在将来担起天下。
可惜,任由他们说再多好听的话,刘彻置之不理,只道一句刘徽十三岁已经前往朔方城,掌管朔方城。
十三岁的刘徽不远千里的前往从匈奴刚打下不久的朔方城,外有匈奴心心念念的夺回朔方城,内有迁徙之民不定心,匈奴的奴隶蠢蠢欲动,世家贵族还想趁机动起来。几年的时间,朝廷派了多少人前往朔方?去了朔方城的人无能解决朔方城的问题,以令刘彻不悦之极。
当时刘彻把刘徽派过去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的,等刘徽到朔方城亮出刘彻给的诏书,甚至把朔方城都控制住,长安内的人才知道刘彻把刘徽派过去竟然是接管朔方城的。
之后的事,朔方城在刘徽的接手之下,太太平平。
十三岁的刘徽能往朔方城掌一城之事,怎么,刘彻对刘据要求不高,让他跟着听政,多听多看朝堂的事,还有人有意见?
刘徽这个例子一摆出来,先前有那认为刘彻过于偏爱刘徽的臣子一想,对啊,刘据不能一味读书,读书读得不少了,接下来刘据应该做的是如何学着治理天下。
那些,教他们读书的先生未必能够教得刘据,还得是刘彻来教。
因而,刘据开始了他的听政生涯。
人人都以为刘彻应该要手把手教刘据的吧,事实上,刘彻压根连个多余的眼神都不曾给到刘据。
刘据在刘徽之下,听是听得认真,可是听得再认真,有好些事刘据是不太懂的。
比如这算缗。
听着下方的臣子上禀,有那告缗者,道是有商人藏匿资产,按刘彻的意思是要严办,底下有臣子一通说道,都是为那些商人开脱,无一例外的希望刘彻从轻发落。
可惜,刘彻十分果断,无论谁来说情都不曾改。
刘彻果决的态度,刘据听着臣子反对的姿态,都在指责刘彻有意强抢商人之财,恐为天下人所不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