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在此时拿出一份公文递到刘据的面前。
刘据一愣,还是乖乖伸手接过。仔细一看上面的内容,好的,他能想到的,刘徽早就有准备。既然要实施算缗令,不好只对商籍,而是应该针对所有行商者。
不过,刘徽在其中提了要求,所有行商收取的车税和财产税,都有标准,低于多少的不收分外惹眼。
“二姐心系于民。”刘据看完后由衷的感慨认可刘徽。
刘彻难得高兴,他发现虽然刘据不如刘徽聪明,但刘据能一眼看明利害关系的。
就凭这一点,刘彻不得不承认,刘据还是可以的。
“不错,想要什么赏赐?”刘彻心情好,大方的要给刘据赏赐,刘据虽喜,沉思些许道:“父皇,儿臣什么都不缺。”
听起来极是耳熟,何时在哪儿听过的?
对,当年霍去病在他主动提出要许他一个要求的时候,他也说自己什么都不缺。
“那就回去想好之后再来告诉朕。”刘彻想不到赏人竟然还会有人不要。真行!
感慨一番的刘彻,同刘据叮嘱一句,刘据察觉刘彻的脸色不是太好,不敢再推辞,应下一声。
刘据想了想问:“父皇打算何时开始一视同仁。”
刘徽早把自己产业清单和实施办法都送上,随时都可以交到明面,不知刘彻打算何时实施。
“怎么?朕不急,你急了?”刘彻挑眉问,刘据忙道:“只是好奇父皇打算怎么寻一个合适的机会。”
合适的机会呢,是得要寻一个合适的机会。
刘彻问:“眼下不是合适的机会?”
“二姐手中所握之利,皆为父皇所有。”刘据低下头道出此事实。
刘彻为何推行算缗令,是要增加国库收入。
别人的利都是别人的,和大汉国库没有任何关系。独一个刘徽手中所握的利,几乎都用来供应军费,甚至是各地的建设。要不是有刘徽生财有道,刘彻定是要真正抢别人的钱,全收入手中。
是以,刘彻要是真一视同仁,就刘徽手里的钱得有多少收入国库?
别以为国库的钱就是皇帝的钱,没有合理的名目,钱在那儿,看见你都碰不着。
刘徽赚来的钱,全给刘彻堆着,刘彻要用,直接让人去拿就成,多一句话都不用说。
放到国库里,怎么可能。
刘彻要不是顾念这一层,早就对天下行商之人实施算缗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