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靠大汉?他要先杀了他们,以令再也无人敢生这个心思。可是,叫嚣之后的匈奴大单于却召集各部的王,跟他们一道喝酒吃肉,还把传言的人杀了。
消息传回河西,刘徽感慨道:“怪不得匈奴大单于可以成为匈奴大单于,他也明白此时的匈奴不能起内讧。否则得利的人将是我们大汉。有意思。”
棋逢对手确实是有意思得多的。
但也让刘徽明了他们要对付的敌人不简单,定要万分小心,十分谨慎才成。
一计不成,可以再生一计。
人心是最难测的,尤其本来匈奴各部之间就有矛盾,利益分配不均,甚至随着大汉的介入,越来越多的东西摆在明面上,她就不信了还有离间不了的人。
继续让陈荷运作,价格不够,给的东西不够多,那就再给多一点,目标只有一个,让匈奴先乱起来。如果可以,能够先一步让匈奴的兵马愿意降于大汉,在大战之前,那就更有意义了。
想不到,陈荷在年前真禀告上一个好消息,道是匈奴的左贤王愿意领人归顺。
左贤王呢,那不就是上回让霍去病在漠北一战中追着打得四处乱蹿,损失惨重的左贤王。
他来归顺,号称有五万兵马呢。
此事,当下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
“会不会有诈?”几乎在看清左贤王归顺的理由后,都让人生出担心。
因漠北一战的失败,左贤王为匈奴大单于所忌惮,接二连三明里暗里的为难,甚至匈奴大单于有杀人之意,因而左贤王决定率部归顺,不能坐以待毙。
其中也是因为刘徽的人已经摸到匈奴的内部,三不五时旁敲侧击,好让匈奴内部的人有危机感,认为诸事不可轻率。
别看匈奴大单于特意设宴和匈奴各部表了一番信任,越是做表面的功夫,证明好些事怕是比大汉以为的还要严重。
“让徽徽领兵出击。倘若是真心归顺自然是好,倘若有诈,何妨杀之。”霍去病出主意,一如当年在河西时,刘彻也担心自称归顺的浑邪王可能是诈降,让霍去病领兵出,也是让人随机应变,如今同样也可以如此为之。
刘彻当下道:“传朕诏令,命未央长公主率三万兵马前去迎接匈奴左贤王,若是左贤王真心归顺,大汉欢迎,反之,命未央长公主见机行事。不必再报。”
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不可能事事请示。
大方向捉住,小方向须得交给手下的人。
刘彻历来都是捉大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