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更让人生气。
刘徽当下让人将一应规矩拿上来,所谓的条例和要求,没有例外,都只有一个目的,把差事办好。
从上到下,律令通达,而且诸事处理的效率要快,能一个时辰解决的事不许拖,不接受以任何理由拖延。
汲黯瞧着三省六部的条例,十分满意点点头,眼里的赞许藏都藏不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省六部的长官里,最有可能反对的必须是汲黯,结果齐刷刷的目光落在汲黯身上,盼着汲黯出面提一句反对,谁承想第一个点头赞许的人会是汲黯。
如果不是都了解汲黯,知他的为人禀性,怕是都要怀疑,汲黯是让刘徽收买了。
不不不,汲黯跟刘徽去朔方城混了两年,回来之后骂刘徽照样狠,对刘徽一再借机屠戮世族的事,汲黯可是从来在站他们那一边,压根不同意刘徽下手狠辣的。
可惜,三省六部的事,制衡之道,一看便都能明白,那真是对朝堂的局势大好。
卫青之功,霍去病之功,刘彻专门为他们设下大司马之位,是为了平衡。
但那样的平衡,都不如三省六部设立之后,权利的重新分配。尤其,让卫青为右仆射,刘徽作为尚书令这一手。
论功,刘徽不及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兼任兵部尚书一职可见刘彻对他的肯定。
刘徽可以压卫青一头的原因,因为她是大汉的公主,大汉的公主啊!
纵然军中将士都有些诧异,可是再一想到刘徽因为卫青而砍李敢一条胳膊的事,那对卫青的维护,纵然对刘徽为尚书令,居于卫青之上的事有几分认为不妥,都会压下。
汲黯其实对卫青和霍去病的权势越来越大的情况,也不免思量,刘彻是要不给他们留任何后路吗?
三省六部一出来,汲黯松了一口气。
他最担心的问题都解决了呢。
刘徽在议完正事后散去,主要挑六部的官员,卫青,主父偃,刘徽瞄了卫青一眼,卫青道:“公事公办。”
换而言之,卫青让刘徽不用客气,该让他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
刘徽感慨,其实卫青什么都不做,刘彻会更放心。
“舅舅帮忙立立规矩?把兵部的规矩立好。”刘徽把兵部的事宜交给卫青,卫青不曾犹豫的道:“诺。”
主父偃听到卫青的一个诺字,发自内心的佩服。
能屈能伸,卫青无人能出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