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份文件旁边躺着的,则是他据此撰写的工作计划,内容是:
关于在云南建立英资商业网络以制衡法属印度支那扩张的工作计划
核心目标:
通过扶持云南本土实力商人,构建以仰光-八莫-昆明为核心的英资贸易走廊;削弱法国对滇越铁路沿线矿产与运输权的垄断;以“经济合作”名义渗透云南高层,为未来可能的外交博弈预留筹码。
第一编:背景与必要性
1. 法国威胁的紧迫性
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保罗·杜美已批准滇越铁路开工(河口至昆明段),预计1905年贯通;
法资方“印度支那矿业公司”正收买滇南矿主(如临安府开矿行会),试图控制东川铜矿、个旧锡矿;
法国传教士在楚雄、大理等地建立情报站,名义传教实则测绘军用地形。
2. 英国应对策略的局限性
现有滇缅贸易依赖腾越海关(年收入仅12万两白银),难以抗衡法国资本;
清廷对英资渗透持观望态度,云贵总督倾向“联法自保”;需绕过官方渠道,以民间商业合作名义建立“非正式影响力网络”。
第二编:方针与政策
总原则:
“以商制政,以利绑权” ——
经济层面:通过信贷控制、技术输入与市场垄断,使云南商界形成对英资依存链;
政治层面:收买地方实力派(盐商、矿主、团练首领),推动其成为清廷与英方利益代理人;
文化层面:资助亲英书院、印刷厂,传播“英法文明优劣论”,消解民众排外情绪。
第三编:具体实施方略
一、核心合作对象筛选
对象:东川铜业行会(赵氏家族);重要性:掌控滇东北70%铜矿开采权;风险:中。
对象:盐商大理鹤庆盐帮(李恒春商号);重要性:控制滇西食盐运销网络;风险:高。
对象:马帮腾越“三盛号”运输集团;重要性:垄断滇缅边贸通道;风险:极高。
对象:地方团练干崖土司刀安仁(傣族);重要性:兼具军事力量与跨境贸易特权;风险:极高
二、金融与技术渗透
设立“英缅滇矿业投资公司”
总部设于仰光,注资50万英镑,宣称“协助开发云南矿产资源”;向目标矿主提供年息5%的低息贷款,附带条款:矿产优先售予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