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理解这些政治决策。毕竟,对于皇帝,或者小皇帝背后的太后来讲,将军的部队输了,清国不过割地赔款而已。但如果将军的部队在对外战争中赢了,本身就已实力超强,再叠加对外作战胜利的光环,恐怕大清就不姓爱新觉罗了。
同样,对于那位财政大臣和他的同道者而言,无论是现在的皇族,还是可能占据中华的外国势力,他们都还有利用价值。而如果将军的势力全面占据了上风,那么将军的幕僚内有无数的人才可以取代他们的位置”。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口中的将军大臣就是你们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大人,你说的私人军队就是淮军了?那你认为这次战争之后李鸿章大人会是什么结果?他的势力还会存在吗?他的继任者会是谁?别这么看我,我毕竟在香港呆了那么多年,而且马上要去中国做武官,这些基本的事实我还是了解的”,戴维斯不满王月生张大嘴巴对他发呆的傻样子。
“呃,你这个问题太大了,是东亚问题专家才能回答的。不过你要问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第一,李鸿章大人现在要承担失败的一切责任,作为马关条约的签字人,他已经身败名裂,再无政治前途;
第二,他的势力会被削弱,但汉人掌握的其他军队派系不会允许中央和满人任意地消灭一个军队派系,到了一定程度,几个军队派系会互相保护;
第三,如果说有谁能继承李大人的位置,去维持和带领淮军的残余势力的话,应该是袁世凯将军。他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处理朝鲜事变期间表现出较强的办事能力和军事才能,尤其是在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中,维护了大清对朝鲜宗主国地位的。他的政治表现在此次事件中优于其他淮系将领,而他在朝鲜战争后期被李大人下令调回国内,名为不满,实为保护。所以袁将军对甲午战争中军事方面的失败无须承担主要责任,应该是李大人留的后手”。
“我俩军事方面的分析未必全面,您的分析涉及太多高层博弈和自由心证的因素,也无法证明。但我个人很欣赏您观察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想必您的家族一定是中国的世家大族,在中央和地方都有势力”,麦克马洪用英国人的方式吹捧着,完全不管王月生受得了受不了。
“哪里哪里,亨利,等你到了缅甸,就会知道我们王家只是蜗居西南一隅的商业家族而已,完全没有政治势力和野心”,王月生急忙撇清。
麦克马洪只当他是中国式的谦虚,暗忖此人身后必有睿智的家族长老指点,此家族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东方隐世家族。云南与缅甸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