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他们‘一二三’怎么写。”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胛,“站直些。”
这句平淡的话语像定心丸。鹿寒深吸一口气,小胸膛缓缓挺起。
他松开桑知漪的手,努力回忆着府里西席先生讲课时的样子,板起小脸,背着小手,一步一顿地走到库房中央那块最大的黑板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库房里临时加了三条长板凳,依然挤不下那么多人,许多孩子就站着,目光齐刷刷投向这个穿着精致云锦、神态严肃的富贵小少爷。空气里满是紧张的静谧。
鹿寒踮起脚,费劲地够到黑板底部能写字的区域。他伸出还带着婴儿肥的小手,拿起一根桑知漪专门备下的粗大白色石灰笔,学着夫子的样子,先清了清嗓子:“咳!”
稚嫩的声音带着刻意模仿的老成,在安静的库房里格外清晰。几十双眼睛顿时更加聚焦。
“今日,学三个字!”鹿寒努力稳住语调,让自己听起来像个真正的先生,尽管握着笔的手指还有些不易察觉的轻颤,“一!二!三!”
他的小手在黑板上用力划下。没有过多解释,笔尖落在粗糙的木板上发出清晰的剐擦声。一横,再竖一横,又一个“工”字。三个歪歪扭扭但结构清晰的“一”、“二”、“三”出现在黑板上。
“一!最简单的横!像不像你们睡的大通铺?”鹿寒指着“一”字大声问。下面立刻有几个孩子点头,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意。
“二!下头比上头长一点!抬东西知道不?下头要用劲儿!”鹿寒的声音越喊越自信,小脸也因为激动泛起了红晕。
“三!三个横!谁家过年蒸的馒头摞起来就这模样!”
童真的比喻让孩子们哄地一下笑起来,紧张的气氛霎时被打破。
鹿寒的眼睛亮得惊人,他越讲越来劲,甚至开始指点孩子们握笔的姿势。
孩子们跟着他的手指在黑板上比划,有样学样地在手中的糙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印记。
当鹿寒用石灰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歪歪扭扭的“米”字格,教会他们最基础的笔画位置时,库房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一堂课,在一个七岁孩童带领着几十个同龄或稍长的贫民孩子共同完成。
结束时,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来,稀稀落落,最终汇成一片真诚的欢呼。
那些孩子们再看向鹿寒的眼神,已不再是单纯对富贵小少爷的仰视,更多了份由衷的亲近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