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番话说得清晰坦诚,那言语间的重点——“漪妹妹身体还需将养,留下照应”——更是像细针般精准地扎进了柳氏心头最软的那块肉。
柳氏看着眼前这挺拔俊朗的后生,心底默默盘算开来,越算越是满意:
金陵老家那边无甚要紧亲长羁绊。
父亲早年调任地方,如今也告老赋闲在老家清修。
如今在京中任职,听说还是今科榜上有名,又被工部新掌了实权的老侍郎看重,特意抽调过去帮手,前途看得见的光明。
品貌更是没得挑,从小在桑府门前和知漪一道玩大的。
最难得是对知漪。
柳氏想起前几日女儿高热不退、昏昏沉沉时,蔺家小子整夜整夜在偏厅守着,熬得眼下发青也不肯走半步的执着劲儿,这份真心可抵万金!
这些念头飞快地在柳氏心头滚过,一颗悬着多年的心,竟在这片刻的审视中渐渐落到了实处。
尤其想到晋王那一副要将她娇养的女儿抢去做妾的狰狞嘴脸,柳氏心有余悸,后怕又涌了上来。
女儿大了,经不得再拖了……至于谢钧钰?
柳氏心头一黯,那个在边疆烽火中搏命的前准女婿,音讯飘渺如同断线风筝,归期更是渺茫。
女儿家的青春,哪里能这样无望地枯等下去?眼前这份触手可及的安稳,似乎才是真正稳妥的归宿。
她眼底的满意更深了一分,端起温热的燕窝羹小啜一口,润了润嗓子,话锋有意无意地一转,仿佛长辈寻常关怀:“你们读书人,通常不都是要先考个功名,立稳了脚跟,再论婚娶大事才体面周全么?你也快到了该好好盘算的年纪了。”
这话问得含蓄,分量却不轻。柳氏一双精明的凤目,锐利而不失温和地紧紧锁着蔺仲晏。
蔺仲晏迎着柳氏那探究而热切的目光,耳根悄然攀上一抹不易察觉的红,如同滴入净水的胭脂迅速晕开。他搁下茶盏,坐直了身体,眼神清澈坚定,没有一丝一毫扭捏闪躲。
“柳姨,”他声音沉稳,带着青年人特有的坦诚力量,一字一句清晰敲在暖融融的正厅里,“考学奋进自是男儿本分。但小侄心中更盼的是,能先成个家。”
气氛陡然安静了一瞬。
蔺仲晏看着柳氏眼中骤然亮起的光芒,深吸一口气,将酝酿已久的话和盘托出:“不瞒柳姨,前些时日,我已托人在京城西巷口,置办了一处三进的小院。”
“西巷口?”柳氏讶然出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