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那何乐而不为。他脑中关于中秋的诗词何止万千,随意一首都能惊掉一地眼珠子。
对了,有了,辛弃疾的《青玉案》,虽是写元宵节,但也可以引用到中秋,反正没人知道。李子安心想。
于是李子安连忙站起身来,装模作样地走了几步,他看了看大厅里的众人,又抬头望了望远处的热闹景象。他看见远处一座露天木桥下,有几位美女正在互相嬉闹。额,好像一位绿衣女子面相有点熟悉,但隔得远,他看不太清楚。因此,李子安只是定定地望了几眼后,就移回眼光看向大厅的众人。
众人被他的行为举止弄得有点稀里糊涂,特别是看见李子安刚刚望着绿衣美女发愣了一会,都露出鄙夷的神态,纷纷认为李子安是个好色之徒,刚刚因为他俊秀的外表而升起的好感顿时烟消云散。
那个文师也顿感不耐,就在他正要举手喝退李子安之时,李子安终于淡淡吟道:“《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毕,大厅一片寂静,酒楼外面的热闹和大厅的寂静形成强烈地对比。大厅里的每个人都像看外星人一样,目瞪口呆地望着李子安,一旁抄写的文客,他的手不受控制地抖动,那个文师更是激动的泪流满面,声音几近哽咽,不断轻呼:“佳句,不对,绝句。”连掌柜那个像猪头一样的肥脸也在不停地颤动,好像不掉点肉下来誓不罢休似的。
现场寂静了一会,又猛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感叹声。此时,大厅里的众人都已经明白,此等佳句必会流芳百世,作为见证者,他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自豪?
那个文师赶忙快步上前,抖了抖衣衫,拱手向李子安礼道:“老夫罗志祥,未知先生大名。”
李子安连忙回了一礼:“不敢称先生,在下李陌上,见过罗文师。”
“古人云:达者为师,李先生才华胜吾百倍,吾愿学习之。”罗志祥虔诚的再次拜礼。
掌柜看见两人有一直互相恭维下去的苗头,赶紧出来打哈哈,并邀请两位到三楼贵宾室用茶。于是,李子安和罗志祥两人在掌柜的陪同下一起向三楼走去。
画面继续回到一楼大厅,众人争先恐后地争着抄写李子安的《青玉案》。作者李陌上也随着大家咏读《青玉案》开始以月上楼为中心传播开来。
此时的大厅里有一位少女,是严家的三小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