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低价抛售粮食,城中粮食短缺的问题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毕竟关中这两年一直风调雨顺,长安根本不缺粮食。
只可惜这个办法朝廷如今根本做不到。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如今朝廷手中根本没有多少粮食。
为了收复河东,大唐几乎掏空了家底,将国库中的存粮一车车运送去了河东,长安反而不剩多少粮食了,导致如今朝廷根本拿不出多少粮食去平抑京城的粮价。
既然朝廷没有足够的粮食投放到市面上去平抑粮价,那重拳打击粮商的囤积居奇,强迫他们平价抛售粮食倒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可惜,这个法子眼下同样行不通。
因为关陇集团占据着关中最多最肥沃的良田,自然也就坐拥着关中最多的粮食。
这些粮食他们几家哪怕吃几辈子都吃不完,便大量投放到市面上售卖。
因此,关中的粮商绝大多数都是关陇集团的人。
正是因为有关陇集团做他们的后台,他们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去哄抬粮价,囤积居奇,在隋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关键时刻大发国难财。
若是朝廷敢动这些粮商,无异于是在自绝于关陇集团,跟他们彻底决裂。
如今大唐还离不开这些关陇集团的支持,李渊自然不好去惩治这些粮商。
可眼看着城中因为粮食引发的骚乱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李渊只能无奈去跟关陇集团求援,希望他们以大局为重,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在城中平价大量抛售粮食,从而稳住民心,让城中军民可以一致对外,抵御即将杀来的隋军。
但李渊自己拉不下那个脸,便让尚书左仆射裴寂出面,一家一家去说服这些关陇贵族开仓卖粮,助朝廷稳定局势。
可裴寂一连跑了几天,嘴巴都快说好了,就是没有一家肯松口,哪怕是作为李渊妻族的窦家。
而李渊在御书房听完裴寂的汇报之后,气得当场将御案上的奏折通通扫落在地,大骂几大关陇家族为乱臣贼子。
此时此刻,他似乎理解为什么杨坚和杨广两父子要拼命去打压和削弱关陇集团了。
不打压和削弱他们,自己和之后的大唐历代皇帝迟早都要沦为他们的傀儡。
但在愤怒的同时,他的内心也不由升起阵阵惶恐不安。
因为他知道这些关陇集团之所以会拒绝开仓卖粮,除了舍不得放弃粮价暴涨带来的高利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再看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