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给了薛云。
“我确实有御敌于东山府之外的想法,而三河县的地理条件无疑是最适合驻军抵御戎人的地方。”
薛云没有隐瞒直接点头承认道。
“主管大人,若是您想将三河县修筑得固若金汤,那么必须招揽大量的百姓到县城里,不然仅凭我们这点人,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修筑好城池。”
如今三河县空荡荡的,就只有他们一千人左右的驻军。
哪怕这一千人都拿来修筑城池,最后都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唯有招揽大量百姓入驻,他们才能尽快完成薛云的交代。
“我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问题是三河县周边的百姓早都让戎人霍霍一空,即便有侥幸逃入山中避难的,可我们如何能找到他们,并说服他们前来三河县?
最重要的是我们携带的粮草只能供给我们到秋收,万一成功招揽来了百姓,那么我们的粮草都要不够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闫涛能想到的薛云何尝没有想过。
“……倘若下官能招揽来百姓的话,不知主管大人是否会选择接收?”
闫涛沉默片刻才缓缓道。
“收!”
薛云略作思索便斩钉截铁道。
“下官明白了。”
闫涛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便退后一步不再多言。
“齐大齐二,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关于粮草方面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但薛云也不可能眼睁睁地放走了能到手的百姓。
无非是他非常清楚人口的重要性。
因为人口便是兵源和粮源。
何况长明教的聂陵不是答应过两个月后会运送物资到薛云手里么?
既然如此,只需要到时候在路过三河县的时候留下一点即可弥补。
当然。
前提是聂陵没有食言而肥。
在他看来,把希望寄托在聂陵这样的人身上是非常冒险的。
不过薛云又不是没有办法应对。
大不了到时候让东山府运送一批粮食过来即可。
虽然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损耗令人心疼。
“都尉,我们弟兄没什么问题了。”
齐大齐二对视一眼,最后由齐大开口表示。
“行,有问题尽管说,不要有任何的顾忌,接下来我们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