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的能量场突然出现了诡异的共振。机械文明的纳米机器人停止了自毁程序,开始按照新的指令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类似蜂巢的结构,将未知能量场牢牢困住。
经过紧急分析,科学家们发现这个能量场是某种高等文明遗留的防御机制。它们以暗物质为载体,将整个星系包裹在量子屏障中,任何试图改变熵值的行为都会触发反击。林深意识到,熵减引擎的建造必须同时破解这些宇宙级的安全协议。
他召集了各个文明的顶尖学者,在火星实验室建立了跨维度研究小组。硅基文明的晶体学者带来了储存着百万年知识的记忆体,气态生物则贡献了它们与暗物质沟通的独特频率。人类的拓扑算法成为了整合这些知识的粘合剂,在经过无数次的量子模拟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屏障的关键——利用熵增与熵减的叠加态。
“就像薛定谔的猫。”林深在全息投影中展示着复杂的数学模型,“我们让能量锚点同时处于建造和未建造的叠加态,这样既不会触发防御机制,又能逐步构建引擎。”这个理论太过超前,以至于许多代表当场表示反对,但随着第一次实验的成功,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颠覆性的方案。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十二座能量锚点如同宇宙中的璀璨星座,在引力节点上悄然成型。机械文明的纳米机器人组成的蜂巢结构不仅成功捕获了反物质喷泉,还意外发现了暗物质的新形态——它们可以像液体一样被操控,成为了构建引擎核心的理想材料。
当最后一座锚点完成量子纠缠链接时,整个室女座超星系团的星空突然变得异常明亮。熵减引擎启动的瞬间,人类观测到了违反常理的现象:衰老的恒星开始重新焕发活力,死亡的星云孕育出新的恒星,就连黑洞的世界都在缩小。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危机——熵减效应开始产生连锁反应,附近的星系出现了时空扭曲,一些低等文明的星球面临着被撕裂的危险。
银河议会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这次的气氛比任何时候都要凝重。雾语者的能量云团散发着危险的暗红色:“我早就警告过!这是对自然法则的僭越,必须立即关闭引擎!”
林深却调出了一组新的数据:“各位请看,熵减效应正在产生自我调节。引擎似乎拥有某种自主意识,它在修正过度的秩序,将熵值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全息影像中,那些混乱的时空涟漪逐渐平息,新生的恒星系统开始按照完美的轨道运行。
机械文明代表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检测到高能中微子流!方向……是银河系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