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共同的体验。
“你看到了吗?”一个柔和的声音在他意识中响起,是共生体文明的代表。“这不是对人类存在本质的否定,而是一种升华。”
沈溯猛地摘下装置,冷汗浸透了后背。他意识到,人类一直以来对“自我”的执着,或许正是阻碍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枷锁。但要放弃个体意识,谈何容易?这不仅是对人性的挑战,更是对数千年文明根基的颠覆。
回到实验室后,沈溯开始秘密进行一项实验。他利用共生体文明的技术,尝试在小范围内建立人类意识网络。最初的实验对象是一群自愿参与的科研人员。当他们的意识第一次连接时,整个实验室充满了惊叹声。
“我能感受到你的喜悦!”一位女研究员激动地说,“这太神奇了!”
但随着实验的深入,问题也逐渐显现。一些参与者开始出现认知混乱,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记忆,哪些是他人的。更严重的是,当网络中出现不同意见时,冲突的激烈程度远超预期——因为每一种情绪都会被放大数倍,在意识网络中引发强烈的震荡。
沈溯陷入了两难。他深知共生意识的潜力,但也明白直接照搬外星文明的模式,对人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他开始重新审视人类与外星文明交流的本质:所谓的“拓宽思维”,不应是简单的模仿,而应该是在保持自我特性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可能性。
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他的思考。银河系边缘的一个超新星爆发,产生的高能辐射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人类星系蔓延。传统的防御技术根本无法抵御这种级别的能量冲击,人类文明面临着灭顶之灾。
紧急会议上,各个文明的代表再次齐聚一堂,商讨对策。但这一次,讨论陷入了僵局。每个文明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都因为利益冲突和技术差异无法达成共识。
沈溯看着争吵不休的代表们,突然想起了共生体文明的理念。他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或许,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思考。”他说着,启动了实验室里的意识连接装置,“让我们尝试共享彼此的知识和情感,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为了真正理解对方。”
一开始,许多代表对此表示怀疑和抗拒。但随着危机的逼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尝试。当第一个意识连接成功时,一种奇妙的变化发生了。人类代表感受到了水母状生物对海洋生态的热爱,能量生命体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渴望,而其他文明也体会到了人类对自由和个体价值的执着追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