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站在直径百米的环形量子共振天线阵列中央,冷蓝色的能量光晕在他周身流转,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充满未来感的银白色地面上。这里是地球与外星文明通讯的核心枢纽——"天穹站",人类文明向宇宙发送和平信号的起点,也是此刻接收外星文明回应的前沿阵地。
三天前,来自天鹰座方向的特殊电磁波信号被捕捉到。经过全球顶尖科学家72小时不间断的破译,一段包含数学公式、物质结构图和抽象艺术符号的信息被解读出来。这不仅是人类首次收到外星文明的回应,更像是宇宙给人类抛出的一个谜题,一个关于存在与共生的哲学命题。
"沈博士,外星文明的第二次通讯已经稳定接入。"助手林夏的声音从沈溯的智能耳麦中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这次他们发送了动态图像!"
沈溯深吸一口气,抬起手轻轻一挥,面前的空气泛起涟漪,形成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画面中,一个由发光流体构成的生物在类似星云的环境中穿梭,它的形态不断变化,时而凝聚成类似人类的轮廓,时而又分解成无数闪烁的光点。在生物周围,漂浮着各种奇异的建筑,这些建筑似乎违背了人类已知的物理法则,在虚空中扭曲、生长。
"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沈溯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挂着的一枚古铜色怀表。这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物,表盘上的齿轮早已停止转动,却始终提醒着他时间的相对性——这也是他研究量子通讯的灵感来源之一。
随着交流的深入,人类逐渐了解到这个被称为"流光文明"的外星种族。他们生活在量子泡沫构成的维度夹缝中,以能量和信息为食,形态的变化代表着思维的跃迁。令沈溯震惊的是,流光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类苦苦追寻的共生理念不谋而合。他们将宇宙视为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每个文明都是其中的节点,只有通过共享与合作,才能对抗宇宙中不断蔓延的熵增。
"沈博士,流光文明提出了一个特殊请求。"林夏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他们希望我们提供人类意识的完整数据模型,作为交换,他们愿意分享维度折叠技术的关键参数。"
这个提议在全球科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将人类意识的数据化等同于将灵魂暴露在未知的宇宙中,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风险,更触及到哲学与伦理的禁区。沈溯站在联合国星际事务委员会的会议大厅,面对来自世界各地代表的质疑,他的目光坚定:"如果我们拒绝,就等于关上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