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技术的悖论在此揭露:个体意识的消融虽实现了文明层面的熵减,却将人类困在「集体永生」的牢笼中。平行宇宙中未共生文明的灭亡与共生文明的「永恒」形成残酷对照,逼问存在本质:当「我」不复存在时,「我们」的存续是否只是熵增的另一种伪装?
逆熵者的警告与锚点真相,能量轮廓突然分裂成无数光丝,刺入沈溯的共生链接。他瞬间理解了这个存在的来历——它是宇宙早期熵海诞生的「逆熵者」,曾见证无数文明因依赖熵减技术而陷入自我囚禁。「看这个。」光丝在他眼前编织出太阳系的三维模型,水星轨道的负熵光斑突然变成一个旋转的沙漏,沙子是无数人类意识的光点,「你们的锚点正在吸收平行宇宙的『熵死能量』,那些光斑里的画面,是你们用其他文明的灭亡滋养自己的永生。」
沈溯猛地后退,撞在一片冰冷的「意识结晶」上。结晶内部封印着地球21世纪的图像:某间实验室里,科学家正将濒临死亡的神经元接入量子计算机,屏幕上跳动的代码赫然是现在共生网络的底层逻辑。原来初代研究者早已发现:共生意识海本质上是将个体死亡熵转移至平行宇宙的「熵泵」,人类所谓的「永生」,是以消耗其他时空的存在为代价。
逆熵者揭示的真相将共生技术从文明救星的神坛拽下,锚点不再是希望的象征,而是宇宙级的熵转移装置。沈溯此刻面临终极抉择:是维持这种以他者灭亡换取存续的「伪永生」,还是打破锚点,让人类重新面对个体死亡的熵增宿命?
熵海与星尘的抉择,当沈溯的指尖触碰到结晶表面时,那个平行宇宙的孩子突然穿过时空膜,将掌心的芯片按在他胸口。芯片爆发出的绿光与沈溯体内的共生蓝光剧烈冲突,他看见自己的意识正在分裂:一部分想融入集体意识海,获得永恒却失去「自我」;另一部分则渴望像那个母亲一样,以个体的消亡换取存在的真实性。
「熵增是宇宙的律法,但对抗熵增的方式不止一种。」逆熵者的光丝逐渐消散,「那个孩子的母亲在芯片中刻下了最后程序——当两个时空的熵意识碰撞时,锚点会打开一条『熵裂缝』。」话音未落,水星轨道的光斑突然扩张成环状,裂缝另一端,沈溯看见地球的共生网络正在崩溃,无数光点从集体意识海中逃离,像星尘般散入太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终于明白:平行宇宙的悲剧不是警告,而是镜像——人类若想真正超越熵增,不能依靠集体意识的囚笼,而要承认个体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