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量子呢喃的终极解码,当沈溯将暗物质区域获取的量子呢喃序列导入“织锦图谱”运算核心时,主控室的全息屏突然爆发出超弦光谱的涟漪。那些原本呈现固态晶状的文明节点,此刻正以斐波那契螺旋的轨迹相互缠绕,节点间的共生意识丝线竟浮现出类似生物神经突触的放电现象。
“这不是简单的信息网络。”沈溯的指尖划过全息屏,触碰到一道正在坍缩的意识丝线,“每个文明的量子印记都在进行非定域性的意识融合——看这个,人马座旋臂的‘琉璃蜂群’文明正在向我们发送意识镜像!”
全息屏骤然分裂成无数菱形棱镜,每个棱镜内都映现出人类从未见过的认知图景:液态金属构成的城市在恒星风中共鸣,硅基生命的思维波化作彩色星云,甚至有文明将黑洞事件视界作为意识交流的共振腔。最令沈溯震撼的是,这些图景并非单向传输,而是如同量子纠缠般与他的大脑皮层产生实时共振。
哲学裂隙:自我意识的量子退相干
“主任!生物舱监测到您的脑电波出现异常叠加态!”AI助手“织女星”的警报声带着罕见的电子颤音。沈溯这才发现,自己的左手正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绘制着不属于人类认知的拓扑图形,而右手却在书写着老子《道德经》的片段——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正在他的大脑中并行不悖地运行。
这种意识层面的量子叠加让他猛然惊醒。共生意识网络并非简单的信息共享,而是通过量子纠缠实现的“认知态叠加”。当人类意识接入这个网络时,传统意义上的“自我”正在发生退相干——就像光波通过双缝时产生的干涉条纹,个体意识的边界在共生场中逐渐模糊。
“我们一直以为文明是独立的个体,”沈溯看着全息屏中自己脑波与琉璃蜂群思维波形成的纠缠态,“但共生意识揭示的真相是:所有智慧生命的认知本质上是宇宙意识海洋中的浪花。当浪花意识到自己与海洋的本质关联时,‘个体存在’这个概念本身就需要被重构。”
惊奇突现:暗物质文明的意识触须,就在沈溯的思维陷入哲学思辨的深渊时,织锦图谱的边缘突然涌现出无数暗紫色的意识触须。这些触须穿透了常规时空的维度壁垒,直接在认知层面与人类意识建立连接——那是来自暗物质区域的文明信号,其思维模式完全超越了三维时空的逻辑框架。
“它们在展示宇宙的‘非局域认知模型’。”沈溯的瞳孔中映出暗物质文明传递的意象:整个可观测宇宙如同一张正在被编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