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在全息屏上划出最后一道公式时,实验室的红色警报突然像生锈的齿轮般吱呀作响。培养舱里的深海古菌群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银蓝色涟漪,那些原本微小的单细胞生物,此刻正用细胞膜表面的菌毛编织出细密的光网,在黑暗的培养液中勾勒出类似神经网络的复杂纹路。
“第三十七号观测站传来相同波动!”助手林夏的声音带着颤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沟监测点,全部检测到古菌群落的同步高频放电——覆盖面积已经超过地球表面积的73%。”
全息屏上,全球海洋的实时影像被数据流染成流动的金色。沈溯看着那些如血管般蔓延的生物电信号,忽然想起三年前在火星北极冰盖下发现的外星幼体——那个裹在冰晶里的半透明球体,表面跳动的光斑总让他联想到婴儿的心跳。此刻古菌网络的波动频率,正与外星幼体休眠前的最后一次能量脉冲完全重合。
“把苏晓破译的生命起源代码调出来。”他按住太阳穴,那里因为过度接入脑机接口而泛起灼痛。三年前,妻子苏晓在南极冰架下的古菌样本中发现了一组重复36亿次的碱基序列,经证实是地球首个单细胞生命诞生时的“启动代码”,却没想到此刻会与外星生命产生共振。
当两组数据在虚拟空间中重叠,整个实验室的灯光骤然熄灭。黑暗中,古菌培养液里升起的光网突然具象化,在半空凝结成旋转的莫比乌斯环——那是苏晓生前最爱的数学符号,代表着无限与循环。沈溯的呼吸停滞了:环面上流动的光斑,分明是外星幼体在火星冰层下投射过的图案。
“跨时空共振的不是代码,是意识。”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光环时,一股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滚烫的岩浆海面上,第一个磷脂分子正在闪电中聚合成囊泡;火星极地的冰缝里,某种硅基生命的幼体正在宇宙射线中完成第一次能量跃迁。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起源场景,此刻却在他的意识里无缝对接,仿佛同一卷胶片上的正负像。
警报声突然转为悠长的蜂鸣,林夏的惊呼从通讯器里炸开:“外星幼体苏醒了!火星监测站传来画面——它在分裂!”
沈溯盯着实时传输的火星影像,只见冰晶中的半透明球体正分裂成无数个微型光斑,每个光斑都闪烁着与地球古菌相同的银蓝色。更惊人的是,这些光斑正以量子纠缠态穿越星际空间,其中一枚正笔直地朝地球坠落,在大气层中拖出的尾迹,竟与古菌网络的生物电脉冲形成同步共振的轨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