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没熬过去还是走了, 她在江南守了四十九日的孝,处理完后事,不日便要返回汴梁。
\n
崔荷琢磨着日子,她们大约能赶在中秋前回来, 得简单操持一下接风洗尘的家宴。
\n
大夫人絮絮叨叨说了一番话,见崔荷心不在焉似是没听到,遂拉过崔荷的手, 发觉有些凉意, 不由问道:“山里有些凉, 怎的不穿厚一些?”
\n
崔荷也不知道山里竟然这么凉, 新裁的秋衣在城里穿,不冷不热刚刚好, 进了山, 便觉得有些冷了,遂放下车帘, 挡住外面的凉风, 崔荷不甚在意的说道:“等到了寺里, 应该暖和些。”
\n
大夫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件披风盖到崔荷肩上,语重心长道:“别以为年轻就不注意身体, 身体不好,又怎么能怀上孩子呢, 你们成婚半载,我可盼着听荷院里何时传来好消息。”
\n
崔荷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压力,大夫人近来总是有意无意提起孕事,刚开始她还不放在心上,时间久了,便也紧张起来。
\n
听闻钟毓婷怀上了,几个姐妹也接二连三的号出了喜脉,她却始终都没有动静,不需要大夫人提,她也有些着急。
\n
大夫人见她露出愁容,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儿子与儿媳关系越发亲密,她自然高兴,欣喜之余,更是对崔荷寄予厚望。
\n
谢府的第一个重孙,也该来了。
\n
“听闻禅光寺的观音很灵验,去拜一拜。”大夫人拍了拍崔荷的手背温声叮嘱,崔荷低声应下。
\n
沿着官道走了许久,路上行人逐渐增多。
\n
透过竹帘能听到外面热火朝天的讲话声,崔荷掀开帘子一角,看见沿途有商贩叫卖,一路都是些携家带口的布衣百姓,官道中间马车有序前行,不一会便将徒步的百姓甩在身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