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突然想起要做饭,而且还是在得知陈凌到来的情况下。
“怎么办?”梅侍有些犹豫地看向三位妹妹。
兰侍嘟囔着嘴:“我怎么会知道怎么办?我不参与了,我得先把陈公子的马车安置好,还得照看马匹,所以今天我就不上山了……”
她说完便不再等待姐妹们的反应,急忙牵着马离开了。
竹侍嘴角微微抽动:“太不够朋友了,记下了,等陈公子离开后要好好教训她一番。”
梅侍和菊侍对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
兰侍确实太过分了,在这种关键时刻抛下她们独自跑了,太过分!
然而细看之下,她们眼底其实藏着掩饰不住的羡慕。
毕竟,此刻她们也不想跟着上山,因为那样的场景,想想都觉得尴尬。
许久,梅侍才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总是要面对的,走吧,还得给陈公子引路呢……"
与此同时,灵鹫宫中。
折腾了一炷香后,天山童姥果断放弃了。
她实在想不通,自己明明见过梅兰竹菊四人做饭多次,怎么就做不好?甚至好几次差点把厨房炸了,要不是她修为深厚,今天恐怕脸面尽失……
就在陈凌等人到达灵鹫宫时,京城之中,一位历经沧桑的人悄悄敲响了吴王府的大门。
大明京师。
天刀宋缺独自漫步在这座传承百年的都城。
行走于此,宋缺能清晰感受到大明与大唐的不同。
在大唐,街道同样繁华,但大多数底层民众并无多少盼头。
对他们来说,摆摊也好,购物也罢,不过是维持生计。
由于士族门阀的存在,许多底层百姓在外小心翼翼,唯恐稍有不慎便招来灾祸。
而在大明则不然,尽管也有文人士绅阶层,但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起,朝廷对文人并不友好,对富商的态度亦如此。
反而对最底层的普通百姓颇为重视。
当然,这并非否定朱元璋出身贫寒的思想,如今大明的藩王虽被永乐帝养得如同猪一般,虽不可肆意妄为,但每日享受奢靡生活,相较之下,大明百姓的脸上多了几分希望。
特别是自陈凌崛起的这三年,在他与朱厚照的相互支持下,大明的法律得到极大改善。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彻底剥夺了士大夫阶层的特权,税制改革使得商人成为支撑大明经济的重要力量。
更重要的是,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