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陡然拔高,在御书房中回荡,“当军粮变成敌人口中的干粮,当边军冻毙于疆场而朝廷的救命粮却在敌营发光,当勋贵用将士的鲜血换银子,还有什么规制比国本更重要?若按规制,王林私扣军报时就该伏法,李穆克扣冬衣时就该问斩,何来今日五十条人命冻毙、三万石军粮通敌的大祸?”
萧桓看着谢渊眼中的坚定,那目光像寒夜里未灭的星火,又瞥向案上堆叠的军报,最上面那封写着 “大同守卒日食一餐,煮皮带充饥” 的急报墨迹未干。他心头一震,缓缓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尚方宝剑前 —— 那剑鞘上的金龙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是先皇元兴帝平叛时用过的利器。
“谢渊听旨!” 萧桓取下尚方宝剑,剑柄的温热透过掌心传来,“朕命你以都察院左都御史身份,携尚方宝剑赴南疆龙州,追查军粮账册!凡阻挠查案、私通土司、藏匿罪证者,无论勋贵官员,先斩后奏!玄夜卫指挥使沈炼率百名精锐随行,持‘内廷巡查符’,沿途各州府需全力配合,若有延误,以‘通敌’论处!”
谢渊接过尚方宝剑,剑鞘沉重如铁,他重重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闷响:“臣谢渊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定将账册带回,还北疆守卒一个公道!”
烛火在御书房中剧烈摇曳,将谢渊的影子投在墙上,与尚方宝剑的影子重叠,像一柄即将劈开黑暗的利刃,正准备向南疆的迷雾深处斩去。
片尾
谢渊双手接过尚方宝剑,剑柄的鎏金纹饰硌得掌心微痛,却让他心头更添坚定。他将宝剑斜抱于怀,双膝重重叩在金砖上,额头与地面相触的瞬间,青袍的褶皱在晨光中铺展成一片郑重:“臣谢渊遵旨!此去南疆,定不负陛下所托,定将军粮账册带回京师,还北疆边军一个清白公道!”
李嵩等人僵立在旁,脸色煞白如纸,方才还想争辩的话全堵在喉咙里,指尖绞着朝服玉带,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萧桓冷冽的目光扫过他们,那眼神里的威严让谁也不敢再动分毫,御书房里只剩下谢渊叩首的闷响与香炉里香烟燃烧的轻嘶。
谢渊起身时,青袍下摆扫过案边的铜鹤,他正欲转身,却听萧桓忽然开口,声音里褪去了方才的厉色,添了几分温和:“南疆不比京师,这个时节多雨,山路泥泞难行。” 他抬手示意李德全,“把那个拿来。”
李德全立刻从暖阁里取来一件油布雨衣,双手捧着递上前。那雨衣是新制的,油布厚实,边角用细密的针线缝过,里衬还缝了层薄棉,摸上去带着御书房地龙的余温,显然是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