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谢渊望着图上的环形布防,仿佛看见无数茶农被困在铁环中,被榷场税逼得卖儿鬻女,被卫所兵打得遍体鳞伤。而宁王的私军,正用茶农的血汗钱打造兵器,图谋着九王夺嫡的大棋。
验印锥在 "宁王府隐田" 四字上敲出清响,谢渊忽然轻笑 —— 铁环虽坚,却困不住天下悠悠之口;黄册虽残,却记着宗室累累罪行。他知道,自己手中的验印锥,终将像把钥匙,打开这铁环,让庐山隐田重见天日,让茶农们的冤屈得以伸张。
周立捧着尺许高的税单,指尖被火漆印染成暗红:"大人,每个榷场的茶税," 展开泛黄的账册,"都是按 ' 军屯 ' 名义征收," 又递上卫所牒文,"但卫所记录里," 指腹划过 "军马草料" 的批注,"运出的却是茶饼。"
谢渊的验印锥在舆图上圈出环形:"十七榷场、十二卫所," 锥尖在中心标上 "庐山隐田","像不像个铁环?" 忽然想起三年前在魏王旧庄,看见的正是这样的环形布防,"宁王用榷场收税,借卫所运兵," 锥尖重重敲在 "军屯" 二字上,"茶农们出不去、活不了,隐田就成了他的私库。"
窗外传来衙役通报:"大人,河工在庐水河底,捞出半片黄册!"
谢渊起身时,验印锥带起的舆图角边,恰好露出三年前抗税茶农血书的隐田边界 —— 与眼前的榷卫铁环完全重合。他忽然明白,宁王的阴谋,早在多年前就已布下,而那些被河水浸泡的黄册残页,正是解开铁环的钥匙。
河工捧来的黄册浸满淤泥,谢渊用验印锥轻轻刮去泥渍,露出半行朱批:"宁王府隐田三千顷..." 他的呼吸陡然一滞,这数字,比官方记载的宁王封地多出十倍。"取《鱼鳞图册》来,"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比对隐田位置。"
当黄册残页与鱼鳞图册重叠,谢渊的验印锥在舆图上划出深痕:隐田边界,竟与榷场卫所形成的铁环严丝合缝。更令他心惊的是,残页边缘的火漆痕,与宗人府焚档、襄王棺椁的火漆如出一辙 —— 这根本不是普通黄册,是宁王私扩隐田的铁证。
"御史大人好兴致," 镇刑司佥事王承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蟒纹补服沾着泥点,"不在都察院享清福,倒在这河沟里捡破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渊头也不抬,验印锥在残页 "隐田" 二字上画圈:"佥事可知," 残页上的泥渍滴在舆图铁环中心,"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