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子拂过手背的触感,让他想起萧栎昨夜在长亭的欲言又止 —— 这位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王爷,将风筝残线系在他剑上时,指尖在发抖。"这线在御花园断过三次," 萧栎的声音混着驼铃,"每次都是匠人用血续上的。" 此刻残线扫过他掌心的茧子,恍若无数双断指的手在推着他前行,那些在砖窑、在运河、在北疆逝去的匠人,正通过这根线,将未竟的心愿织进他的官服。
滁州山道上,孩子们的哭喊像极了七年前私矿里的回声。他们举着的陶片刻着熟悉的暗记,脚底板的血泡让谢渊想起被救出的童工小石头 —— 那个孩子临终前说,矿主用断指当骰子赌钱,他的断指是六点。"御史大人,我哥的手指在矿洞墙上刻了您的名字!" 小女孩的话让他眼眶发热,蹲下身为孩子们系紧草鞋时,发现他们补丁上的针脚,与《漕运血账》里匠人妻子们的签名如出一辙。
淮河渡口的风带着咸涩,老船工递来的船桨刻痕深深嵌进掌心。"这是第三十六根桨," 老人的眼睛在阳光下眯成缝,"前三十五根,都跟着沉河的兄弟去了。" 桨柄上的数字触目惊心,谢渊忽然想起查案时收到的匿名信,每封末尾都画着断桨,那是漕帮兄弟用断指血画的,说要为沉河的亡魂撑船,送御史大人过万重浪。船舷上的獬豸角用鱼油绘成,在暮色中泛着微光,那是匠人从逆党粮仓偷来的灯油,说这样御史的路,就不会黑。
片尾
戌时的清江浦下着冷雨,谢渊独坐船头,听着账册上的血手印与船板相贴的声响。老匠人递来的账册封皮上,獬豸的眼睛是用头发绣的 —— 江南绣娘说,头发系着匠人魂,能护着御史走夜路。他摸着封皮上的针脚,想起泰昌帝血谏那日,砖窑匠人用身体筑成肉墙,让他从火场逃生。那些匠人最后化作青烟,却在他官服上留下永远洗不掉的炭痕,如今看来,竟与账册上的血手印,成了最庄严的律法图腾。
"大人,织造局的匠人在舱底等您。" 亲卫的声音混着夜雨,谢渊看见十几个黑影在火把下跪下,他们举起的账册上,每页都有深浅不一的指印。为首的老匠人举起残手,四根断指的截面已结疤:"小老儿留着大拇指,就是为了按血印。" 谢渊接过账册时,发现每本第一页都写着同一个名字 —— 李三、王七、老周头... 这些本该刻在砖坯上的名字,如今却浸在血里,成了最沉重的证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雨冲刷着船头的獬豸图腾,谢渊忽然笑了。他总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