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片刻后,他眉头几乎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发现了花瓣表层似乎有种光学反射率异常,看起来像是某种来自海洋的圆润产物的特有光泽。
在正常晨光角度下应呈现亚光的植物瓣膜,竟然在转动角度时出现了3.5~3.8赫兹的低频闪动偏移,这是自然界中极少出现的“感知诱导性相位扰动”现象,一般只会出现在某些高级拟态体或意识干扰体残留的产物中。
那刻夏静静俯下身,双指拈起一片花瓣,缓慢翻转,并将其置于自袖口弹出的微型数据透镜前轻轻一晃,下一秒,他瞳孔轻微收缩。
花瓣表层浮动着一片柔润的珍珠光泽,而且,其基因表征的排列逻辑显然并非植物自然生长逻辑,而更接近一种拟态结构中的人格拟态的残留。
这不是自然界能生成的花朵,这更像是一段被人故意扭曲成这样的某种语言,它甚至包含了些许类似语义结构的成因轨迹信息。
他深吸一口气,转向那只已被重新安抚下来的大地兽幼崽,目光如刀,冷静地从它圆滚滚的身体中一寸寸审视下去。
接着,他蹲下身,在幼崽头部靠近颈背的毛发中,极其轻柔地拨开几缕毛发,果然,在一片几乎不可见的光滑皮肤下方,一抹细微的,金色的流光若隐若现。
那刻夏没有露出任何表情,他只是缓缓站起身掏出了从未离身的笔记,迅速检索自身在过去48小时内可能发生接触的扰动节点:
第一处: 镜面投影事件,摩尔法实体首次出现。
第二处: 静室精神扰动,认知污染记录标记为“QAQ”。
第三处: 当前“幸福爆裂型花海喷涂”事件。
很显然,这三者之间,明显存在模式高度相似的共同因子:
首先,三个事件全部都为非物理能量波动诱导的物质结构具象化;
其次,其全部具备“情绪诱导”成分,且表现为稚拙,拟人化,拟童化倾向;
然后,所有事件全部伴随高度扭曲且命名痕迹极强的格式化异常结构。
那刻夏轻轻点翻开笔记上他临时画出的三种事件模型的比对,他将三者进行多维向量叠合,而这些拟象路径交叉点全都清晰地指向一个源头:摩尔法。
然后,那刻夏不可避免的得出了一个结论,该实体不仅拥有以自身意志篡改物理现象的能力,还能将“情绪结构”作为渗透媒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