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来的达官贵人当真不了解百姓疾苦。
丫鬟敢怒不敢言,只能将侍卫的话转告了董荀。
董荀闻言,冷哼了一声,“还将这里当做京城呢?想在这里作威作福,让他们等着吧!”
于是,当天晚上一直到了一更天,曹公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他等的“晚饭”也没有来。
他命人去催董荀,董荀则直接回复他道:“清粥限量,明天连清粥都没有了。”
曹公公听到下属的汇报,愤愤地摔了一套茶盏,差点没冲到董荀面前与他理论。
但是想到人在屋檐下,他还是先将那口气咽了下去。
哪曾想,第二天早上,还是一碗清粥,米粒比前一天还少。
虽然感觉权威受到了挑衅,尊严被践踏,但是早已饥肠辘辘的曹公公还是老老实实地将那碗清粥喝了。
当他想再喝一碗时,却被告知没有了。
曹潜忍无可忍,怒气冲冲地来到了府衙,“董大人,你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雍州的待客之道吗?……”
董荀也正在吃早饭,曹潜发现他的早饭与自己的一般无二,到了嘴边的话只说了一半。
董荀见曹潜过来,佯装惊讶地说:“曹公公怎么过来了?您快请坐!”
曹潜毫不客气地在主位坐了下来,对董荀说道:“董大人,杂家在出发前便听闻雍州有粮有水,接纳了附近州县数十万百姓。怎么本官一来,你们就没粮没水了?”
“不是说霍家军有什么庇佑,神明会赐粮赐水吗?正好也让杂家见识见识。”
董荀有些为难地说:“曹公公,神明庇佑赐水赐粮是真。然而,我等谁也无法左右神明的想法,神明想赐粮便赐粮,不想赐粮,我等也没有办法啊!”
“不瞒公公,在公公来雍州之前,神明就已经许多时日未赐粮赐水了。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一次,当时就连霍家军都去挖山上的干草来煮着吃了。”
曹潜对董荀的话半信半疑。
为了证实自己所言非虚,董荀带着曹潜在城中各处派粥点儿走了一遭。
看到每个派粥点,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个骨瘦如柴的百姓手中拿着陶碗,每人要排很久才领到一碗只飘着几个米粒的清粥,曹潜才知道董荀说的可能是真的。
但他仍心存疑虑,总觉得其中有蹊跷。
“董大人,即便如此,可为何不见百姓闹事?”曹潜问道。
董荀微微一笑,“公公有所不知,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