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莓园:季节性采摘,收费3毛/人。"
李婶盯着那个标记,突然问:"能...能挣多少?"
夏澜快速计算:"按每天10人,采摘季20天算,大概...60块。"
"六十?!"李婶手里的鸡蛋啪嗒掉在地上,蛋黄慢慢渗入泥土。她一把拉住夏澜的衣角:"阿桃,给我详细说说..."
这个曾经最反对旅游开发的女人,现在却成了最积极的参与者。夏澜心里暗笑,经济利益果然是最好的说服工具。
当晚,夏澜召集了所有报名参与的农户开会。当那张巨幅地图在村委会墙上展开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
"乖乖,跟打仗似的!"张叔的儿子张小虎瞪大眼睛。
"比打仗还精细呢!"沈毅难得地开了个玩笑。
夏澜详细讲解了规划要点,特别强调了服务标准和卫生要求。她将复写纸誊印的《服务手册》发给大家,上面从餐具消毒到厕所清洁,事无巨细都有规定。
"咱们要做就做最好的!"她提高声音,"让城里人来了还想来,走了还宣传!"
村民们热烈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建议。马大爷说要展示他爷爷传下来的犁耙;刘婶提议教客人做鞋垫;连最木讷的王老蔫都憋出一句:"我...我能表演编筐..."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最终确定了首批十五个体验点,涵盖了吃、住、游、购、娱各个方面。夏澜将大家的建议一一记录,准备进一步完善规划。
散会后,夏澜和沈毅留下来收拾材料。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地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累了吧?"沈毅递过一杯热茶。
夏澜摇摇头,眼睛亮得惊人:"不累!我有预感,这事能成!"
沈毅凝视着她疲惫却兴奋的脸庞,突然轻声说:"你变了。"
"嗯?"
"刚来村里时,你总是一个人闷头干,现在..."他指了指墙上地图,"懂得发动群众了。"
夏澜一怔,随即笑了。是啊,她不再是那个单打独斗的穿越者了。现在的她,有了伙伴,有了支持,有了...家。
回到家,夏澜迫不及待地进入空间。石碑的能量恢复到了55%,功能更加完善了。她将今天收集的建议输入系统,立刻生成了优化方案。
"模拟运行。"她命令道。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石碑投射出全息影像,显示游客在夏家村的活动轨迹。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