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战乱,你看看,这群人里面有多少是青壮,大多数都死在了战场上,战争又带来了沉重的赋税,老百姓生活都极为困难了,哪里有钱去看病。他们都是扛,扛不过就大不了归于黄土了。”
梅念刀道:“是啊,这些时苦的都是老百姓,他们一生勤勤恳恳,然而过得却是朝不保夕的日子。先生是每月都来此施医吗?”
张景道:“这样的村子有几十处,还只是百草堂附近的,更远的我也无能为力了。基本一年才有机会来此一次,加上我要去采药材,因此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此施医。百草堂的药一部分是自己采摘,一部分是这些村民认识一些药材,都采摘回来,低价卖给我。因此,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此。”
梅念道:“先生高风亮节,公而忘私,此等胸襟当受生祠永祀。想那一方百姓必能世代铭记先生济世之德。”
张景道:“这只是我作为医者该做的,我辈行医,师傅常告诫我,学医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少受些苦难。然有些医者虽有一身医术,却不愿救济百姓,皆是逐利之辈,忘记了学医初衷。然老朽依然记得师尊的叮嘱‘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
梅念道:“先生大义,不知道先生此地事毕是怎么安排的?”
张景道:“哦,小友有兴趣?小友身体刚好,是否能承受这长途跋涉,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要去更远的三个村子,一连三天。”
梅念道:“我躺床上已经太久了,多走走也是好的,先生忘了,我乃是武者,长途跋涉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正好难得有此机会,我也想走走看看。”
张景道:“行,有你在,也可以避免路上的一些野兽的袭击。此行最远的乃是凤岭村,距离此地一百多公里。去了凤岭村,就回走进山,需要采摘些药材。一个来回大概五六天的样子,可有想好。”
梅念道:“自无问题,那好,我去和侯英一起给村民施药。”随后,梅念便开始和侯英一起为村民施药。只有几个特别的村民是重新抓的药,他们的症状不在这两副药的治疗范围,张景不得不重新开药。
而从始至终,张景都没有收村民的一块铜板。一开始梅念以为或多或少,张景会收些铜板,没想到,分文不取不说,还从村民手中购买了些药材。一直持续到晚上,才将药发放完毕。
黄泥村的村民也非常热情,因为张景不收诊金,因此,许久不开荤的村民也是杀了鸡给张景炖上。梅念感受到村民的淳朴,心里也是不一样了。张景道:“这些村民都是些肠胃、肺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