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宫殿中还摆放着巨大的青铜冰鉴,里面盛放着冬天埋藏在地下,得以保存到现在的冰块。
有了这些措施,使得秦王宫即使在夏天,也是十分的凉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有些地方,也许凉爽的过了头。
“公子,今日的政务,应当这样处理……”丞相府内,启正在指导成蛟。在华阳夫人的要求之下,成蛟和子婴分别开始跟随启和昌平君学政治,成蛟跟随的是丞相启。
“丞相,我不明白。”成蛟一边看着竹简,一边产生了疑问。
“公子哪里不懂?”启回答,手上还慢条斯理地用小刀修整着一片竹简。
“这义渠人,连大王都已经被先太后给处理了,怎地我们还要对这些遗民如此客气。”成蛟说。
他们正在讨论的是这样一件事,北地郡的官员上表,说最近有不少自义渠归化而来的边民又逃往了境外。
对于此事,启的处理意见,大致就是睁一只闭一只眼。若是在关口拦下了,就按照惯例处罚,若是已经走脱了,就不管了。
“要我说,就该严查,狠狠的给他们一点教训。”成蛟说,“作为大秦的子民,竟然不服从秦国的改造,该罚!”
“公子,义渠人新归附不久,部分人难以习惯是很正常的。”启回答。
“我们今后还要接纳许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倘若我们以如此高压的手段,对待义渠人,其他的国家看到了这样的例子,谁人不怕秦国呢?”
“倘若人皆恐惧秦国,众志成城,强行抵抗,那我们会付出更多的代价的。”
“付出了代价又如何?”成蛟说,“最终打赢了不就行了吗?战场上多死那一两个士兵,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公子。”启削竹简的手停了下来,“不可说这话。”
“知道了,作为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不能把子民当成耗材。”成蛟说,“这道理我娘早先教过我的。”
“人的身份虽然有贵贱,但性命却是等同的。”启说,“请公子谨记。”
“先生,这话你不应该同我说。”成蛟说,“如今这大秦,最不爱惜民力,最无限制的人,从来都不是我。”
“公子。”启淡淡地打断他。
“隔墙有耳,请您谨慎发言。”启说。
成蛟方才的话,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看似是在底线上跳舞,实际上什么都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