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昌平君答应了,然后谢恩下去了。
“王上,”过了一会,嬴政把蒙毅叫来了。
“蒙毅,朕处罚了昌平君,”嬴政对他说,“朕削去了他的爵位,剥夺了他的封地,只留了几亩田产给他供养家人。”
“王上圣明,”蒙毅回答,“此次战败,父母失子,妇女失夫,举国上下民怨沸腾,王上这是想借处罚自己的舅舅来平民怨。”
“这只是一方面,”嬴政点点头,“我大秦虽然国土辽阔,但是贵族众多,人人有封地,这些封地不交税给国家,只对世族交租,宛如国中之国。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大秦的江山。”
“是,王上所想之事长远,臣不能及。”蒙毅回答,“可王上,若不分封贵族,如果出了大事,谁来拱卫王室呢?”
“有你和蒙恬在,朕不担心,”嬴政笑一笑。
“多谢王上爱重,”蒙毅回答,“臣和臣弟此生愿为王肝脑涂地,可是,人皆有死,我大秦江山万年,日后我兄弟二人若离王上而去,又有谁来保护王上呢?”
嬴政陷入了思考,蒙毅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郡县制虽然是秦国最为有效的先进地方制度,但这套垂直于中央的管理体系也有缺点,军队行政皆以中央为重,能够最大限度的加强中央对全国的管辖力度。
但假如中央出了问题,地方的郡县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为郡县是中央管理的延伸。
封国虽然是国中之国,有一万种不好,但正因为和中央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中央出了问题而封国无事,可以靠封国的力量来维护中央。
“王上,”蒙毅说完之后又谢罪,“臣失言了。”
“无事,”嬴政回答,处于成长中的现在也并没有完全想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他的主要方针是不会变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能容忍秦国内还有国中之国?
“王上要收回土地,应当小心谨慎,”蒙毅建议道,“昌平君这回有大过在身,不敢反抗,因此可以成功,但若是操之过急,必会引起反抗。当下六国还未平定,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善,”嬴政说,然后让蒙毅回去了。
昌平君家里的人,听说昌平君被削爵为民,还要迁到寿陵居住,上上下下哀嚎不止。
昌平君呢,心情十分复杂,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抽烟以后,抢劫了摩托车撞死了一个人然后逃逸了,后来被抓住,之后的大罪都没发现,光是因为抽烟判了三年。
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