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西走,为了全我楚国的社稷而忙碌,于我于楚国都有大恩,怎么受不起了?去吧去吧。”
昭明再三感谢之后,离开去看新的住所。
春秋时期讲究礼仪,不过这都战国末期了,早就礼崩乐坏了,那玩意没人讲究,有钱想盖宫殿也不是不行,只要不怕杀头。
昭明作为一个商人,在楚国倒也没有什么,在秦国可是贱商,但昌平君还是按照大夫的规格给他准备了住所,几个木匠正在制作新的家具,其中一个一直在暗中叹气。
“老先生,怎么了?”昭明问木匠。
“大人有所不知,我有个弟弟,这次也跟着一起出征了,最近有传言说,秦军打了败仗,全军覆没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唉,我的老弟弟啊,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老木匠无奈的说。
“老哥哥,您都这个岁数了,您弟弟应该也不小了吧,”昭明问道,问完之后他忽然感觉自己有点不礼貌,不过老木匠并不在意。
“我弟弟,五十了,”老木匠说,“五十,知天命啊。这一辈子,可能也就是这样了。”
“五十了,还要服役吗?”昭明问道。
“按秦律,成年男子,从十七岁到六十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都得服徭役,”老木匠说,“别说五十,就是六十岁,人不够的时候,也得去。”
“既然秦国的徭役很重,为什么你们不跑去其他的国家呢?”昭明问出了一个他想不明白的地方,既然秦法严苛,为什么秦国人却不反抗,反而默默忍受呢?
“主人,您是一出生就在秦国吗?”老木匠问。昭明摇摇头
“那你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老木匠反问。
昭明还真的不明白,他等着老木匠继续说。
“秦国的徭役虽然重,但都是实际的数量,说三月就三月,再苦再累,忍忍就过去了,还有盼头。
“而其他国家呢,虽然依旧是按照周天子制定的礼仪,名义上说,一年只需要服徭役三天,实际上,哎呀,这一去可能就是三年啊!
“今天过了,还有明天,明天过了又是明天,谁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老木匠无奈的说。
昭明听了之后心中感慨,这可能就是以前课本上学过的制度先进性吧,他想。
又等了几天,父母岳父母,五弟还有妻子儿子,加上妻子妹妹一家都被接过来了。
昭明见到家人,激动的热泪盈眶,家里准备好了接风洗尘的酒席,昌平君还亲自来拜过昭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