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论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千古至理。
以及“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方能长治久安”的警世恒言。
文笔老辣,见解深刻,读之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与第一场经义考试时一样。
陈平安在答题的过程中,依旧察觉到,邻近那几个号舍的“特殊关照”。
这一次,他们不再释放什么恶臭或迷香。
而是改用了另一种更为直接,也更为恼人的方式——噪音干扰。
时而,是几声刻意压低的、却又清晰可闻的窃窃私语。
时而,是几声突如其来的、刺耳的咳嗽或清嗓子声。
甚至,还有人故意将笔墨纸砚,弄出一些不大不小的响动。
这些噪音,虽然算不上震耳欲聋,但在这种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考试环境之下,却足以让人心烦意乱,难以正常思考。
显然,对方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打乱陈平安的答题节奏,破坏其心境。
只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
陈平安心中早已有所准备,对此不为所动。
直接从考篮中,取出两小团早已准备好的棉花,塞入耳中。
瞬间,外界的那些噪音,便被隔绝了大半。
号舍之内,再次恢复了宁静。
陈平安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继续专心致志地撰写自己的史论文章。
那些想要捣乱的考生,见自己的手段,再次石沉大海,对陈平安丝毫不起作用。
一个个都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只能眼睁睁看着陈平安,从容淡定,下笔如神。
第二场史论考试,也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之中,顺利结束。
走出贡院,天色已近黄昏。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京城,都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陈兄,今日那些家伙,可曾又耍什么花招?”
张明远一见面,便急切地问道。
“不过是些自作聪明的小把戏罢了,无伤大雅。”
陈平安摆了摆手,不愿多谈。
“明日,便是会试最后一场,诗赋了。也是决定我等最终命运的关键一战。”
“陈兄放心。”
李士林在一旁说道。
“以陈兄的诗才,定能再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