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之外,陈平安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厚礼。
有家乡清溪县的特产,如新茶、山货等。
也有墨韵斋书坊印制的精美书籍,以及自家加工厂出产的一些新奇点心和果脯。
这些礼物,虽然算不上太过贵重,但也颇具特色,是用心之选。
届时,拜访京中各位前辈之时,也好作为一份小小的心意。
最后,便是家中的产业和事务安排。
陈平安将书坊、田产、以及那些加工厂的日常经营,都一一委托给了自己信得过,又有能力的管事和账房。
并且,还制定了一套详细的管理章程和应急预案,确保即使自己远在京城,家中的各项产业,也能有条不紊地运转下去,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
对于父母的赡养,以及柳柔柔的照拂,陈平安也早已与钱掌柜和村长陈老三等人,做了周密的安排,确保他们衣食无忧,安享太平。
如此这般,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陈平安这才放下心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启程的日子,定在了十月初。
此时,秋高气爽,天气宜人,也避开了年关将至的诸多俗务。
李士林作为同科举人,自然也要一同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两人早已约定,结伴而行,路上也能相互照应。
让陈平安有些意外的是,张明远竟然也决定,一同前往京城。
这位曾经有些纨绔习气的富家公子,在经历了乡试落榜的打击之后,似乎也成熟了不少。
用张明远自己的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虽然无缘参加会试,但能与陈兄、李兄一同前往京城,见识见识天子脚下的繁华,增长增长见闻,也不枉此生了。”
当然,陈平安也知道,张明远此行,恐怕还有另一层心思。
那便是想借着自己的名头,在京城结交一些权贵,为自家日后的生意,铺铺路子。
对此,陈平安倒也并不反感。
多个朋友多条路,张明远为人虽然有些跳脱,但也还算仗义。
路上多个伴当,倒也不是坏事。
于是,一行三人,外加几名陈家和墨韵斋派出的精干家丁护卫,以及数辆满载行李和礼物的马车,组成了一支小小的队伍。
在小河村父老乡亲的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在柳柔柔饱含深情的期盼中。
浩浩荡荡,向着大夏王朝的中心——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