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放榜的喧嚣渐渐平息,但陈平安高中案首的消息,却如同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整个南淮府城。
墨韵斋的门槛,几乎要被前来道贺的客人踏破了。
有清溪县的同乡,有在兰亭雅集上结识的学子,也有一些闻名而来的府城名流。
陈平安一一应对,脸上始终挂着谦和的笑容,不卑不亢,从容淡定。
“陈案首,恭喜恭喜啊。”
“陈案首少年英才,实乃我辈楷模。”
“日后陈案首金榜题名,前程似锦,可莫要忘了提携我等啊。”
诸如此类的恭维话语,陈平安听了不少,也只是淡然一笑,并不放在心上。
按照规矩,中榜的考生,都要去拜谢座师和房师。
府试的座师,自然是主考官刘学政。
至于房师,则是负责批阅自己考卷的那位考官。
第二日一早,陈平安便备了些薄礼,在钱掌柜的陪同下,前往刘学政的府邸拜会。
刘学政府邸门前,早已停满了马车。
显然,前来拜谢的考生,不在少数。
陈平安递上名帖,等候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被管家引入内堂。
刘学政端坐在太师椅上,手捧一杯清茶,神情威严。
见到陈平安进来,刘学政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
“你便是陈平安?”
刘学政开口问道,声音洪亮。
“学生陈平安,拜见恩师。”
陈平安躬身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
刘学政摆了摆手,示意陈平安坐下。
“你的那篇策论,老夫仔细看过了。立论新颖,论据翔实,言辞恳切,见解独到。尤其是对漕运积弊的剖析,以及提出的几条兴利除弊之策,都颇有见地,非寻常学子所能及也。”
“恩师谬赞了。”
陈平安谦逊地说道。
“学生不过是纸上谈兵,胡言乱语罢了。”
“呵呵,过度的谦虚,便是骄傲了。”
刘学政捋了捋胡须,笑道。
“少年人,有才华,是好事。但切记,戒骄戒躁,方能行稳致远。”
“此次府试,你虽然高中案首,但也只是科举路上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乡试、会试、殿试,一关比一关难,一关比一关险。”
“万万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荒废了学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