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的诗句如同流水般淌过。
数量太多,佳作也太多。
但此刻,他需要的不是那些辞藻华丽、意境深远的鸿篇巨制。
而是一首简单、自然、符合孩童身份,却又能瞬间打动人心的短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了。
前世那首几乎人人能背的、据说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的《咏鹅》,此刻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稍作沉吟,调整了一下措辞,使其更符合当下的语境。
清朗的童音,在安静的河边响起,带着一种天然的韵律感。
“鹅,鹅,鹅,”
起句平实,模仿鹅的叫声,天真烂漫。
“曲项向天歌。”
描绘出白鹅伸长脖颈,昂首向天的优美姿态,一个“歌”字,赋予了其灵性。
“白毛浮绿水,”
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白色的鹅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对比强烈。
“红掌拨清波。”
红色的脚掌划动清澈的水波,动态十足,充满了勃勃生机。
四句诗,二十个字。
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
简单,直白,如同白描。
却将白鹅游水嬉戏的形态、神韵,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充满了童趣,又饱含着对生命的赞美。
诗句落下的瞬间,河边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
所有的喧嚣,所有的议论,都消失了。
只有微风拂过柳梢的沙沙声,和河水潺潺的流淌声。
方敬儒先生愣在原地,捋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狂喜。
这…这诗…
浑然天成。
意境生动。
用词简练,却字字珠玑。
这哪里像是一个六岁孩童所作。
分明是…分明是大家手笔。
不,比那些刻意雕琢的大家手笔,更多了一份天然的意趣。
“好…好诗。”良久,方先生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浑然天成,意境全出。平安,此诗…真是你刚才所作?”
陈平安微微躬身:“回先生,学生看着白鹅嬉水,心中有所感,随口吟出的。”
依旧是那副谦逊的样子。
“随口吟出…好一个随口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