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将家里的“真实”情况(经过艺术加工的)摆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啊,”陈平安凑近一步,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二爷爷,您是自家人,我才跟您说句实话。我这读书啊,可比您想的费钱多了。”
“光是束修笔墨就不说了,以后要是想考秀才、考举人,那花费…更是个无底洞呢。我听先生说,光是去省城赶考一次,来回路费食宿就得好几两银子。要是考不上,下次还得再去…”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读书花费巨大上,暗示家里所有的钱都要优先用于他的学业。
“我爹娘也是愁呢,正想着怎么给我攒够去省城的盘缠。所以啊,二爷爷,不是我们不念亲戚情分,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最后,小脸上露出一个无比诚恳又带着点歉意的表情。
这番“毒舌”加“哭穷”的组合拳打下来,有理有据,声情并茂。
既点明了自家困难,又捧了对方是“自家人”,还暗示了自己未来可能“前途无量”(需要大量投资),让人不好意思再强求。
二堂叔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
看看陈家这依旧简陋的茅屋,再想想读书确实花钱如流水,心里也开始犯嘀咕。
难道…外面传的都是假的?陈家其实还是个空架子?
再看看陈平安那副“我虽然是神童但也得为学费发愁”的小模样,似乎也不像撒谎。
他原本想借着辈分和亲情关系讹诈一笔的如意算盘,顿时落空了。
再待下去也没意思,反而显得自己倚老卖老、强人所难。
“咳咳…原来是这样啊。”二堂叔干笑两声,站起身,“那…那就算了。二叔我也就是…随便问问。你们也挺难的。那个…我家里还有事,就先走了。”
态度转变之快,令人咋舌。
也不等陈山李秀挽留,提着那块不新鲜的腊肉(陈家当然不会收),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二堂叔落荒而逃的背影,陈山和李秀长长地舒了口气,看向儿子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一丝敬畏。
这孩子,真是越来越让他们看不懂了。
一场差点让他们下不来台的危机,就这么被儿子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陈平安心里却没有丝毫得意。
这件事,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古代宗族社会的复杂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