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才的神情则有些复杂,似乎既有兴奋,也有一丝失落(可能分成比例没达到他的预期)。
“平安小哥儿。”刘掌柜走到陈平安面前,笑容可掬,“都谈妥了。咱们合作。这《白蛇传》的话本,我们墨韵斋印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买断,我们一次性付给你一笔银子,以后这书卖多少都跟你没关系了。另一种是分成,书卖出去后,按照约定好的比例,定期给你分红。你看哪种合适?”
买断,省心,一次性拿到钱。但后续的收益就没了。
分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如果书火了,收益可能远超买断。
陈平安几乎没有犹豫。
他对《白蛇传》的潜力有绝对的信心。
而且,他需要的是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及…通过话本持续扩大影响力。
“掌柜叔叔,我选分成。”稚嫩的声音,却异常坚定。
刘掌柜似乎并不意外,点了点头:“好。有眼光。那就按分成的法子来。具体的比例,刚才也跟你爹和赵秀才说定了。”
目光转向赵秀才:“赵秀才,劳烦你,代笔写份简单的契约吧。咱们白纸黑字,立个凭据。”
“应当的,应当的。”赵秀才连忙应下,走到柜台边,铺开纸张,研墨提笔。
陈平安看着赵秀才起草契约,心里并没有完全放松。
在这个时代,契约的约束力有多强,还很难说。
但有,总比没有强。
至少,这是第一步。
很快,一份简单的契约写好了。
约定了分成比例、结算方式、以及双方的一些基本权利义务。
陈山不识字,由赵秀才念给他听,确认无误后,按下了手印。
刘掌柜也盖上了墨韵斋的印章。
轮到陈平安。
他拿起毛笔,用尽全力,在那契约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陈平安”三个字,又学着父亲的样子,按上了自己小小的指印。
第一份契约,正式签订。
象征着他利用知识变现,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刘掌柜收好契约,又取出一个小小的钱袋,递给陈山:“陈大哥,这是预付的定金,五十文钱。不成敬意,先拿着给孩子买点吃的。”
五十文钱。
虽然不多,但对陈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陈山激动地接过,连声道谢。
事情谈妥,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