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俩个一块爬上山去打柴,那时的柴火还很多。覃仁忠砍柴,陈娟淑搂柴到平地处放,俩个人很快就各打得一担柴挑下山。
不过等覃仁忠和陈娟淑,各人打得一担柴捆好挑下山。
山弄里还是风吹草动见了牛,还有不少人。牛有十几个,人比牛还多,足足翻倍。
男孩女孩都有,黑鸦鸦一片人头,十分地热闹。
那个时候的山区农村,一般都还有没有新式学校。镇上倒是有新式学校,可是一般山区农村家庭,根本送不起孩子到镇上读新式学堂。
因此大部分山区的男孩女孩是不上学的,有的村子有能力请来老学(私塾)老师。
还能读上几天《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认识几个字!
要是不能请来老学老师,连学校门都不进过,可以讲连姓名都不会写,也不认识。
因此山区农村的男孩女孩,基本上在童年的时候是做家务,稍大一些父母做什么,就跟着一起干什么。
“仁忠,我们赶牛进弄来不见人,还以为你们干什么去了呢!原来打柴去了!”
覃仁忠和陈娟淑才挑着一担柴下到山脚,就有一个同他年龄一般大的男孩子说道。
这个男孩子叫吴金宝,爸爸是个泥水匠,经常与覃犹德联合去给人家建房。
因此吴金宝和覃仁忠也是经常在一起,跟爸爸去给人家建房的了。
吴金宝的爸爸和拐子李一样,莫有空,一有空就邀覃犹德在一起喝酒。
三家的大人经常在一起工作又喝酒,三家的孩子自然是最好的发小了。
“仁忠,说,这个妹仔是谁,哪来的?”吴金宝的话一停,一边站着的李祖佑便问道。
“对门村的娟淑呀,她爸爸前天伤脚,还背去给你爸爸治呢!”李祖佑和他一般年龄,又是最要好的发小。
覃仁忠不能像对待李祖佑的妹妹,李祖秀那样武断,因此把陈娟淑作了详细的介绍。
“好,人都到齐了,女孩子去拾柴,男孩子去找红薯芋头,脚板薯,木薯,花生!”
听完覃仁忠对陈娟淑的介绍,李祖佑发号施令道。看来李祖佑是这二三十个男孩女孩的头。
也怪不着李祖佑是这帮孩子的头,一来他年龄最大。
(仁忠,金宝虽然与祖佑同年,但他们俩都比祖佑小月份)
二来李家最富,他不为头还有谁敢称头?
“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