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读书,跟一位木匠师父学习手艺。因为他有画功,被师父看重,学了一身好本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还不等他出师,多多挣钱回家。李季民的母亲,多年日夜操劳。帮李季民办完婚事,没两个月便去了。
第二年,祖母谢敏昭生下儿子李安怀。李季民劝过范契成家。范契不愿意。他觉得,如果不是多了一个他,李季民的母亲可能就不会累死。范契要代替李季民的母亲,照顾李季民。
李季民拗不过发小,只能随他。
当时李季民的书画,在京都已经有了名气。范契的木工手艺,也有了许多粉丝。尤其是他一手木雕,堪称艺术品。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但好日子没过几年,全国迎来大清洗。李季民的出身有些敏感。他不敢心存侥幸,决定去一个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
就这样,三个大人,带着儿子,以谢敏昭回娘家探亲的理由,去了谢敏昭的老家,C市。
三人在C市过起了低调的生活。不敢暴露学识,只能靠范契做木工养活全家。李季民的特长被封,只能深居简出,无法创收。于是在家中教儿子,以及闲来练习书画。好在家中有些积蓄,不至于穷困。
就在李安怀十一岁那年。他贪玩,天黑还没回家。一家人出去找他。李季民看见一处民房涌起大火,赶紧帮忙救火。听说里面还有一位老先生。一听名字,正是他曾经的书法老师。虽然没有教他多久,但毕竟师生一场。
李季民打湿衣服,捂住口鼻便冲进火场,把人救了出来。老先生活下来了,李季民瞎了。
又过了几年,大清洗结束。范契却因做工跟人发生冲突,被人打伤了手,无法再做细致活。家中愁云惨淡。
好在苍天有眼。李安怀考上了京都大。那位老先生的儿子,为了感谢李季民,帮李季民走通关系,追回了早年因动乱,被抢占的一处四合院,以及些许财物。对于当年的李家来说,是些许财物。但对于普通人家,是骤然乍富。
一家人回到京都,重新开始生活。
但李季民的眼睛,是范契的心病;范契的手,是李季民的遗憾。
如今老范听见李乐说,李季民的眼睛能治好,怎能不激动。
李父李母也震惊又惊喜的看着李乐。想她说说,怎么个治法,上哪里治。
李乐被几人盯得浑身发毛。她怎么说啊?说现在治不了,什么时候能治,也不一定。
李乐悄悄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