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云飞心头一紧:"什么话?"
"'未来者必须死'。"林霞转头直视他的眼睛,"楚团长,这是什么意思?"
楚云飞强自镇定:"可能是某种咒语或口号。日本军人常有这种迷信。"
"是吗?"林霞意味深长地反问,"可他们为什么专门针对你?"
"因为我是358团团长,杀了他们很多人。"楚云飞避重就轻。
林霞不再追问,但眼神中的疑虑并未消散。她转而谈起医疗工作:"按你的方法改良的青霉素生产很顺利,昨天又救活了七个重伤员。有位从延安来的'农学家'很感兴趣,想见见你。"
"'农学家'?"楚云飞挑眉。在这个年代,能对青霉素生产感兴趣的"农学家"绝非等闲之辈。
"嗯,据说精通生物发酵技术。"林霞拢了拢鬓角的散发,"他带来了一些苏联的菌种,产量比我们的高30%。"
楚云飞若有所思。如果能在根据地建立简易抗生素生产线,将大大降低伤员死亡率。这比单纯打胜仗更有长远意义。
"明天见见这位专家。"他做出决定,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你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好多了。"林霞微微一笑,"多亏你的'德国特效药'。"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不再提那些敏感话题。但楚云飞心里清楚,林霞对他的身份怀疑越来越深。只是不知为何,她似乎并不急于揭穿,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保护着他?
第二天清晨,各项计划按部就班展开。周世昌被"故意放跑",前往西山坳"投诚";孙铭带领二十名精锐士兵暗中尾随;李云龙和赵刚则率主力在陈家峪外围布防,准备应对可能的日军进攻。
楚云飞亲自检查了特种小队的装备——每人配发三枚涂有麻醉药的飞镖、一把改良过的工兵铲(可兼做近战武器)、以及用缴获日军电台改装的简易通讯设备。这是他能在这个时代凑出的最接近现代特种部队的装备了。
"记住作战要领。"楚云飞最后一次叮嘱,"优先活捉佐藤,如遇抵抗,击毙其护卫。行动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只使用手势交流。"
小队成员肃然领命。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已经脱胎换骨,眼神中透着职业军人才有的冷静与杀意。
中午时分,周世昌按计划抵达西山坳。通过望远镜,楚云飞看到他紧张地东张西望,最后在一块巨石旁停下,学了三声布谷鸟叫。
约莫十分钟后,灌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