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委说得对。起义不是儿戏,必须水到渠成。我这次移防五原,就是为将来做准备。"
三人深入讨论了当前的局势和可能的应对方案。李云龙分享了八路军掌握的情报:日军在晋西北的兵力有所减少,似乎正在准备一次大规模进攻;而中央军确实在潼关集结,但目标可能不仅是阎锡山,还包括八路军根据地。
"他奶奶的,蒋介石这老小子,宁可把枪口对着自己人,也不肯全力打鬼子!"李云龙愤愤地骂道。
"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克制,避免内战。"赵刚语重心长地说,"楚旅长,你在晋绥军中的位置很关键,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楚云飞沉思片刻:"我有个想法。不如我们暗中达成一个协议:在五原地区划出一条'停火线',互不侵犯,共同对付日伪军。这样既能保存实力,又能避免被中央军各个击破。"
"好主意!"赵刚眼前一亮,"我们可以通过地下渠道保持联系,共享情报,必要时还可以协同作战。"
李云龙却有些不甘心:"就这么小打小闹?要我说,不如..."
"老李!"赵刚打断他,"楚旅长的方案是目前最稳妥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最终,三人达成秘密协议:358旅与八路军独立团在五原地区保持"冷和平",互不主动攻击;建立秘密联络渠道,共享日伪军情报;在遭遇中央军压迫时,互相提供必要支援。
临别时,李云龙塞给楚云飞一个小布包:"拿着,路上用得着。"
楚云飞打开一看,是一把精致的匕首,刀柄上刻着"同心抗日"四个小字。
"上次给你的那把估计用旧了吧?"李云龙咧嘴一笑,"这把是新缴获的鬼子将官佩刀改的,锋利得很!"
楚云飞郑重地将匕首别在腰间:"多谢。他日战场相见,必与李团长并肩杀敌!"
回到营地已是凌晨。楚云飞刚躺下休息,方立功就匆匆赶来:"旅座,出事了!二战区派来的联络官到了,还带了一个军统的人!"
楚云飞一骨碌爬起来,睡意全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说是奉阎长官之命,随军督导作战。"方立功压低声音,"那个军统的人叫沈醉,是军统晋南站的副站长,来者不善啊!"
楚云飞迅速穿好军装,大脑飞速运转。军统在这个时候派人来,绝非巧合。难道他们的行踪暴露了?还是有人告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