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达到七百余名,吏员更是多达三千多名,查抄所获钱粮、宅邸、田亩折色后高达二百四十余万贯。
如此大数额的抄家所获,让六部的王回等人立马就察觉了基层的贪腐远远要比他们预估的严重。
朝廷需要钱,他们上层不可能撕破脸皮,所以只能从基层着手。
基层可以废,这并不要紧,因为大明朝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当官的人。
二十几年未兴大案,光是等待官职的进士便多达一千三百余人,在家的举人更是多达二万四千余人。
至于吏员,那就更不缺乏了,时至如今,大明有三十四所中学,每年毕业学子二十余万。
这其中仅有不足千分之一能进入太学,剩余千分之九兴许能通过科举得到个进士席位,进入翰林等待授官,亦或者成为举人。
除此之外的百分之九十九,基本都成为了工人或边疆的军吏、军士、吏员。
但凡朝廷放出些吏考的风声,这群学子足够填补吏员的空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因如此,只要不涉及骨干,这大案想要兴办下去还是容易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