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镍矿布局押注“电动汽车革命”。淡水河谷的镍业务(Vale Nickel)是全球第三大镍生产商(2023年产量21万吨),其位于加拿大萨德伯里的矿区出产高纯度“电池级镍”(纯度99.99%),是特斯拉4680电池的核心原料。为抢占新能源赛道,淡水河谷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2025-2030年每年供应5万吨电池级镍,同时在印尼建设“镍-钴-锰”一体化工厂(投资25亿美元),利用当地红土镍矿生产三元正极材料。这种布局使其在传统铁矿业务之外,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镍业务营收占比达15%,利润率(35%)超过铁矿石(28%)。
自有船队是“隐形的护城河”。淡水河谷旗下的“Vale Shipping”拥有62艘Valemax级矿砂船(全球共85艘),这些“海上巨无霸”载重40万吨,单次航程可运输3200个标准集装箱的铁矿石,从巴西到中国的单位运输成本比行业平均低22%。更重要的是,船队保障了供应链安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当第三方船东停航时,淡水河谷的自有船队仍能维持70%的运输效率,确保中国钢厂的原料供应。这种“产运销一体化”模式,使其在铁矿石价格波动中比竞争对手更具韧性——2022年铁矿石价格下跌30%,淡水河谷净利润仍达180亿美元,远超必和必拓的120亿美元。
五、君臣佐使:资源帝国的精密分工
淡水河谷的高效运转,依赖于一套适配资源型企业的“君臣佐使”体系。从CEO到矿场司机,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权责定位,这种结构既体现了巴西的等级文化,又融入了全球化的管理思维,确保庞大的帝国如钟表般精准运行。
“君”:CEO是“政治-商业”的平衡者。爱德华多·巴蒂斯塔(Eduardo Bartolomeo)自2019年出任CEO以来,展现了独特的领导哲学:对内,他需协调与巴西矿业工会(For?a Sindical)的关系——2023年通过提高矿工工资(涨幅8%)避免罢工,保障了卡拉加斯矿区的生产;对外,他频繁穿梭于北京、布鲁塞尔、华盛顿,游说各国政府支持铁矿石自由贸易(反对欧盟碳边境税对巴西矿的歧视)。巴蒂斯塔的办公室挂着两幅地图:一幅是巴西矿产分布图,另一幅是全球钢铁厂分布图,他常说:“淡水河谷的CEO首先是‘资源外交家’,其次才是管理者。”其决策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