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机器的运行效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 君:三星会长——战略的“最终裁决者”
三星会长(李在镕)是集团的“灵魂”,其核心职能是“做艰难的战略选择”,在“短期利润”与“长期布局”间找到平衡:
- “押注未来”的战略定力:2016年,三星Note7因电池爆炸全球召回(损失53亿美元),内部多数高管主张“放弃高端手机市场”,李在镕力排众议,投入10亿美元研发“双电芯隔离技术”,推出Galaxy S8系列,一年后重回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 “产业进退”的果断:2020年,李在镕决定“退出LCD面板市场”(连续5年亏损),将产能转向OLED,虽短期损失20亿美元,但2023年OLED业务盈利达87亿美元,证明其“忍痛割肉”的正确性;同期,他批准“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得州建设芯片工厂”,布局先进制程(3nm及以下),应对“中美芯片竞争”。
- “政商关系”的平衡:作为韩国财阀的代表,李在镕需“与韩国政府保持良性互动”:配合政府“半导体强国战略”,2023年宣布未来10年投资3500亿美元发展芯片产业;同时避免“过度依赖政府”,通过“海外布局”(如越南、美国工厂)分散“政策变动风险”。
2. 臣:子公司CEO——战略落地的“操盘手”
三星各核心子公司的CEO(如三星电子的金奇南、三星显示器的崔周善),是“会长战略”的“执行者”,负责“业务细化与团队管理”:
- “目标分解”的SMART原则:将会长的“宏大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任务”。例如,李在镕提出“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三星电子CEO金奇南将其分解为:
- 2025年:3nm工艺良率提升至90%;
- 2027年:拿下苹果A19芯片代工订单;
- 2030年:全球代工市场份额从18%提升至30%。
- “跨部门协同”的推动力:三星电子内部实行“项目制”,如“Galaxy折叠屏手机”项目,由CEO直接牵头,协调半导体(芯片)、显示器(柔性屏幕)、设计(铰链结构)、软件(分屏交互)等部门,确保“各环节进度同步”(2023年Galaxy Z Fold5的研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比初代折叠屏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