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着。”
林砚一怔,忙推拒:“我在学堂用不上这些……”
“拿着。”林芸按住他的手,语气不容置疑,“笔墨纸砚若有短缺,别委屈了自己。”
林砚耳根微红,终是接过荷包,低声道了谢。
“八月的科考,准备得如何?”林芸放缓了声音,目光落在他略显清瘦的脸颊上。
童生的第一场科考是县试,在八月。
“尚可。”林砚笑了笑,眼中却闪过一丝疲惫,“经义策论每日温习,只是时务策还需多琢磨。”
“可要请位先生指点?”
林砚摇头:“不必。同窗中有位赵子陵赵兄,学问极好,常与我切磋,时常照顾我。”
“好,那你拿主意便可,下月初六家里搬家,你可要回家一趟?”
“搬家?咱家换铺子了?”
这赚钱速度也太快了……
林芸一顿,确实可以扩大铺子的盘子,摇摇头说“家里住的地方换了,是个三进宅院。铺子还在原来那处。”
“三进?老天,那也太大了吧,好,那天我一定回去,”
林砚兴奋极了,清瘦的脸上有了肉眼可见的喜气。
他顿了顿,忽然抬眼,眸中亮起期待的光,“二姐,搬家那日……我能请赵兄一同去吗?他平日待我亲厚,我想谢他一谢。”
林芸莞尔:“自然欢迎。家里正缺热闹,人多才喜庆。”
两兄妹闲话了一阵子便告别,还有很多事要做。
---
西市的人潮如织,林芸和小桃穿梭其间,袖中购买清单一项项勾去。
“这青瓷碗釉色不错。”她指尖轻叩碗沿,清越的声响引得杂货掌柜连连夸赞,“姑娘好眼力!这是汝窑的坯子,盛汤不凉。”
小桃挤过来,怀里抱着一摞绣帕:“小姐,您看这花样!蝶恋花的,给夫人绣架旁当盖布正好。”
林芸点头,又转向旁边布庄的伙计:“那匹雨过天青的软烟罗,扯六尺做帐子。”
日头渐西,主仆二人满载而归。路过一家木器行时,林芸忽地驻足——
“这樟木箱……”她抚过箱面上浮雕的缠枝莲,木纹细腻如流水,“倒是适合放娘的绣线。”
掌柜堆着笑迎上来:“姑娘慧眼!这箱子防潮防蛀,里头还衬了香樟木屑,十年不生虫。”
林芸正要还价,忽听身后一声轻笑:“林姑娘也来置办家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