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青山县,寒风裹挟着银杏叶掠过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的屋檐。渠成顺坐在办公桌前,手指轻轻划过《民法典》第 10 条的条文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又看了看一旁泛黄的《民法通则》,上面 “没有法律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的表述已被红笔重重划去。
“主任!村口王家和李家又吵起来了,说是宅基地的事儿,都快动手了!” 张彩娇抱着一摞文件,气喘吁吁地冲进办公室。
渠成顺立刻起身,抓起民法典往调解室走去。推开门,浓烈的火药味扑面而来。王家父子撸着袖子,李家兄弟也瞪红了眼,中间的桌子上摊着几张皱巴巴的图纸和文件。
“周调解员,您可得给我们评评理!” 王大爷拍着桌子,震得桌上的水杯直晃,“当年村里分宅基地,说好了我家东边这块地挨着水渠,现在李老二非要在水渠边盖房,这不是欺负人吗?”
李老二涨红着脸反驳:“政策早就变了!村里新出的宅基地规划说水渠边要留作公共用地,我盖房是按政策来的,凭啥不行?”
周万发不慌不忙地给双方递上热茶:“都消消气,先坐下慢慢说。王大爷,您说的分地政策有书面文件吗?”
“文件?当年就是村长口头说的!” 王大爷梗着脖子,“这么多年大家都默认了,现在凭啥不算数?”
戴世龙从门外走进来,他刚从村委会了解情况回来。翻开手里的笔记本,他说道:“我问过了,村里确实在三个月前出台了新的宅基地规划,但这个规划只是个政策草案,还没经过法定程序成为正式文件。”
“那又怎样?政策说了就得遵守!” 李老二依然不服气。
周万全推了推眼镜,翻开《民法典》第 10 条:“以前《民法通则》确实规定没法律时要遵守国家政策,但现在《民法典》改了。第 10 条明确删除了‘国家政策’作为法源的规定,政策在没变成法律前,不具有规范性和国家强制性,不能直接拿来当依据。”
“啥意思?我们遵守政策还错了?” 李老二皱起眉头。
渠成顺耐心解释道:“不是说政策不对,而是法律有更严谨的要求。就像你们的纠纷,如果用没法定效力的政策来处理,以后类似问题还会产生争议。现在法律优先,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才能得到保障。”
方梅举起录音笔,记录下这场关键的对话:“其实这条法律的修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