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但雯清既然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照做就是了。”二蛋回答道。
张雯清仔细地将收集来的草种分类,同时在脑海中不断梳理从“维度立方体”获取的知识,思考着不同草种在不同条件下的培育方式。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播种。张雯清一边播种,一边向小伙伴们讲解着培育的要点:“大家注意,种子之间的间距要均匀,这样它们才能有足够的空间生长。而且浇水的时候也不能太多或太少,要保持土壤湿润。根据‘维度立方体’揭示的能量传递原理,合适的水分和空间能让草种更好地吸收养分,转化能量。不同的肥料和光照条件可能会对草种的生长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咱们要密切观察。”
从那以后,他们每天都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地呵护着这些草种。天还没亮,张雯清就会起床,先到院子里查看三块试验田的情况。他会盯着土地,在心中默默回忆“维度立方体”中关于生命起始阶段能量激发的知识,思考着草种发芽所需的最佳条件。
白天,大家轮流给草浇水、施肥,还会仔细观察草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张雯清更是会根据“维度立方体”所展示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来判断草的健康状况和未来的生长趋势。
然而,培育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艰难。第一轮实验,大部分草种在各种不同条件下都没有发芽。少数发芽的草芽,也在后续的生长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在自然光照试验田中的草芽,有的因为光照过强,叶片发黄枯萎;而在遮阳棚下的草芽,又因光照不足,茎干细弱,无法直立生长。
“怎么回事啊,怎么都长不好呢?”二蛋看着试验田,满脸的无奈与焦急。
张雯清虽然心里也很担忧,但还是安慰大家:“别着急,这只是第一轮实验。‘维度立方体’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咱们得分析这些问题,调整条件,再来一次。”
于是,他们根据第一轮实验出现的问题,对培育条件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在第二轮实验中,他们重新调配了肥料的比例,调整了遮阳棚的遮光程度,并在反光板的角度上做了更精细的调整。然而,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有些草虽然长得茂盛,但韧性不足,轻轻一折就断;有些草的色泽暗淡,完全不符合编织的要求。
“这都第二轮了,还是不行,是不是真的没希望了?”狗剩有些气馁地说道。
张雯清拍了拍狗剩的肩膀,鼓励道:“别灰心,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