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得以面见龙颜,之后张浚行了李纲之举,坚决劝阻赵桓逃跑,并表示愿意承担组织守卫开封的重任。
\n
“……虽京城禁旅已随梁方平之流于黎阳溃逃,开封已无精锐重兵,但号召收拢逃兵,组织城中青壮男儿,再加上皇城禁卫军,据城以守,亦可待援军!”
\n
张浚很有保家卫国的无畏气概,也说的很对,但说服不了一颗想要逃跑的皇帝龙心啊。
\n
赵桓表面认可张浚说辞,大赞太学学子们的爱国之心,并授官张浚为东京留守,让他负责京城的守备事宜,又表示他已决心固守东京、抵御金兵。
\n
张浚到底不像历史上的李纲当时已经为官十来载,略知朝中君臣的秉性,大约并没完全相信赵桓固守御敌的决心,后面才又劝回要逃跑的宋钦宗。
\n
张浚只以为劝阻成功,当即告退出宫,去号召组织溃逃回来的一股股逃兵,又令人在城中各处摆设征兵点,招募城中百姓青壮御敌。
\n
又去兵部协调开启武备库,给临时募建的护城军分发盔甲兵器。
\n
虽然武备库几近荒废,发给青壮们的盔甲生虫,兵器斑锈,但初建的五万护城军军心昂扬,万众一心守城,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n
但赵桓不这么认为啊!
\n
“胆小如鼠的逃兵,手无寸铁的百姓,能守住开封?”
\n
“郭药师和梁方平,以及沿途禁军厢军精锐,都不曾拦住金兵铁骑,无险可守的开封,还能叫那支玩笑似的护城军守住?!”
\n
宰相李邦彦连连赞同:“正是!正是!况且那张浚一个毛头小子,竟扇动太学学子,鼓动城中百姓,相逼宰相和君王,岂知来日不是又一个方腊、西门卿?!”
\n
“李相公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