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这般,矛盾各方就欠下西门卿一个人情,若遇事也会酌情卖他一个面子。
\n
而这一桩矛盾纠纷涉及东平府黑白两道,虽非此地两道的领头人物,说话却也有几分重量。
\n
这般积沙成塔,人脉也就越结越宽。
\n
在官吏债方面,期间又有两位官吏经人引荐,找上西门卿来借官吏债。
\n
他都按照“八扣加三”的老规矩,签下字据把银子借了出去。
\n
期间也有一笔官吏债到期,但那位官儿的财务状况仍旧堪忧,无法如期如数还上。
\n
虽然本金还不上,一年的六十两利息却是分文不差,还附赠一份表达歉意的礼物,派家人准时送到西门府。
\n
随之还递上亲笔书信,诚恳解释实乃银钱窘迫,绝非赖账,并郑重承诺明年一定还上。
\n
这人如今也是一地知县了,与清河县知县李达天一样的官职,却也不敢赖账。
\n
以往都不敢,更别说现在西门府与杨提督府又成了‘四门亲家’,生意也做得愈发大了。
\n
要是敢赖账,欺他西门大官人,一个不好大官人往东京递上一封信,他那知县或许也别想当了!
\n
西门家的一应生意营生,在西门卿的手上是一日强过一日,愈发风生水起。
\n
这样光阴一晃,七月就已将尽。
\n
七月二十八,西门庆的生辰——同时也是西门卿的生辰,眨眼便到了眼前。
\n
二十七岁不是那几个重要寿诞,也就没大办生辰宴。
\n
西门卿只邀了应伯爵、谢希大、花子虚、孙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